姜伟说,《白皮书》全文约1.8万字。中国政府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目的是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形象,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与支持。
五大举措提高司法效率
我国司法改革如何提高司法效率?姜伟回答,我国司法改革在改革价值取向上兼顾司法公正与效率两个方面,具体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改革举措:
■在各诉讼领域普遍实行案件繁简分流。简单明了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把有效的资源集中到重大、复杂案件上,兼顾公正与效率。在刑事诉讼领域,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在民事诉讼领域,建立了小额速裁制度。在行政诉讼领域,开展了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
■简化立案程序,建立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机制。对于案情简单且当事人住处较远的,采取邮寄立案、电话立案等方式,再按规定办理立案手续,解决了当事人立案不便的困难。
■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形成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层次、多渠道的矛盾化解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已经进入刑事诉讼的案件也可以和解。
■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网上预约立案、信息查询、网上审批、网上办公,高效便捷地维护了群众的诉讼权益。
中国全面实行审判公开
关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问题,姜伟回答,知情是监督的前提,公开透明已经成为司法的共识。中国全面实行审判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外,其他案件的审理都向社会公众公开,允许旁听。除此之外,还完善了以下制度:
■人民法院将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向社会公开。人民检察院对不起诉案件、刑事申诉案件依法实行公开审查、公开听证、公开答复。
■建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设立举报电话、设置沟通民意的信箱、公开服务窗口,通过公示栏、报刊、网站、微博等,及时通报重大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拓宽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来源,增强人民陪审员的代表性。探索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依照监督程序对人民检察院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立案、撤案、逮捕、不起诉等环节进行监督、评议。
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研究
姜伟还说,劳教制度是由中国立法机关批准的法律制度,有法律依据。劳教制度为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他同时表示,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也存在问题。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
(白皮书全文见新民网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