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松老人更易跌倒
乔闳
  老年人不小心跌倒后手腕部、胸腰椎或髋关节骨折的病例在骨科门急诊中屡见不鲜。通常人们简单地归咎于跌倒,老人也为疏忽大意而自责。其实,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才是骨折的真正元凶。

  根据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报告显示,50岁以上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骨松性骨折,每5位男性也有1位,大约有20%-24%的骨松老人在发生髋关节骨折的第1年即死亡,且髋关节骨折经常造成失能状态,1年内大约有40%无法自行走路,60%的患者需要协助,除影响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经济负担外,还增加医疗支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以骨量丢失和骨质变化为主要病因。发生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常同时伴有下肢肌力减弱,协调性下降而容易跌倒,所以较年轻人更易发生骨折。

  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中老年女性患者骨折以及再次骨折的风险。目前药物主要有三类,骨转换抑制剂、骨形成刺激剂和骨矿化药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吴海山教授指出,无论是骨质疏松症、跌倒,还是肌力减弱,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很大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骨矿化药物,维生素D在骨松防治中的作用往往被轻视。

  吴海山教授解释,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羟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老年人新陈代谢基本处于负平衡阶段,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对维生素D的活化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老年人有必要补充不需人体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以减少骨量流失,帮助钙吸收,增加肌力防止跌倒,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松性骨折。

  骨松患者还需要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穿着合脚的软底鞋,到户外多晒太阳。因心脑血管疾病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在床上尽可能进行四肢和腹背肌肉的主动或被动运动,防止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和骨松进一步加重。

  吴海山教授建议老年人定期到医院检查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积极预防跌倒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确的治疗。       

  乔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中老年患者本季防护要点
秋凉护好膝
骨松老人更易跌倒
老年帕友多加留意起居安全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再获证实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骨松老人更易跌倒 2012-10-29 2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