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雕
榛子
  榛子

  熟知我经历的朋友问我,在煤矿有没有遇到过瓦斯爆炸。没有。非但我没有,那个煤矿从开发到现在,半个世纪了,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故。并非侥幸,与煤的品质有关。

  小学课本上讲,煤,从品质上区分,无烟煤最优,其次是烟煤、褐煤。我那个煤矿产的,好像叫九级杂煤,在褐煤里也是下品,只能民用,瓦斯含量低。看着挺好的煤,黑亮,大块儿,打井下运到井上,风一吹,“咔咔”开裂。

  煤的形成,与原料的品质和生成年代有关。杂煤可能就是灌木积压,生成年代又短。只有那些坚硬乔木,经过足够的生成年代,才能形成优质煤。煤是不能乱用的。“文革”期间到处停产,一时管理失控,包钢也如此。据说有职工把炼焦用的煤拿回宿舍取暖,结果火炉都烧红了,赶紧熄火,否则会把炉子烧化。

  小时候记事儿。我的一位长辈,正是由煤的品质说起,说出来一个字眼儿,让我难忘。他说,那些大树生成的好煤,树木年轮最核心的那段儿,叫煤精。煤精又坚硬又细腻。只有煤精,才可以做出一种艺术品:煤雕。

  他感叹说,咱们这儿煤不行,抚顺就有煤雕。我知道,抚顺是大煤城。原来煤同人一样,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堪当重用,有的只做杂役。

  煤不行不等于人不行,少年人的想象在天上乱飞。我们的生活虽然清贫却丰富,好像什么都好玩。一片葱叶放在口里,也能吹出鸟的啁啾。而我的心里,始终装着这个没见过的东西:煤雕。

  当年荒凉边远的煤矿小镇,如今发展成繁华的中等城市,夜晚灯火辉煌,可拍很多美景。人们有钱了,住上大房,开上轿车,玩起收藏。藏玉,藏书画,藏家具,只是很少有人收藏煤雕。煤雕,除了当年那位长辈,再没人跟我说起过。煤雕似乎被人遗忘了。

  其实煤雕有着久远的历史,书载:春秋战国,煤做饰玉,东汉岁末,即有煤雕。看来,爱美之心,古人更甚。煤雕也登过大雅之堂。早在五十年前,辽宁省政府即以抚顺煤雕《地球仪》、《奔马》等作品装饰北京人民大会堂辽宁厅,引来中外宾客的赞叹。马里的贵宾,还为《地球仪》上找不到马里的国名而提出疑问,直到补上,方才称心而去。

  那年我妹妹参加高考,第一志愿没有录取,被其他院校“抢档”,一抢抢到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海边的油田。从煤田到油田,酸甜苦辣二十七年。同今日之煤城一样,海边的盐碱滩涂上,一座现代石油城拔地而起,且比煤城更有发展前景。

  有一回妹妹来上海,送给我一个小玩意:绿色托底,半球状的真空罩杯里,一个笑面罗汉拄杖而立。罗汉通身油黑,凸额,长眼,塌鼻,阔嘴,其憨态跃跃然。我一下想到了煤雕,几乎是脱口而出:这是煤雕吗?我妹妹却说,这是油雕。我一时无语。只感到这油雕与煤雕之间,总有着某些关联。原来石油人与煤田人一样,总在艰苦粗犷的劳作中,寻找着美;原来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粗人更甚。

  就这样,油雕的笑面罗汉在我的案头拄杖而立,看到它,我就想起煤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读者俱乐部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扁担
从前……以后……
青霉素又“穿越”了
煤雕
停下忙碌的脚步
李白诗
茶馆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煤雕 2012-12-11 2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