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经济低迷、教育脱节、劳动力市场僵化使就业机会减少~~~
经济低迷、教育脱节、劳动力市场僵化使就业机会减少~~~
经济低迷、教育脱节、劳动力市场僵化使就业机会减少~~~
经济低迷、教育脱节、劳动力市场僵化使就业机会减少~~~
经济低迷、教育脱节、劳动力市场僵化使就业机会减少~~~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低迷、教育脱节、劳动力市场僵化使就业机会减少
全球近半数青年陷入失业泥淖
袁原
■英国青年举行示威,要求政府提供他们实习机会以及降低学费
■讽刺漫画揭示欧美国家高中生“毕业就失业”的现实 本版图片GJ
  文/袁原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欧洲到非洲,失业像传染病一样在年轻人中蔓延。综合各种数据,全球15到24岁的年轻人实际失业总数接近3亿,几乎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持续低迷是引发全球青年失业浪潮的直接原因,教育与就业脱节、劳动市场僵化则是更深层次原因。

  全球“通病”

  21岁的法国青年佩雷拉高中辍学,4个月前丢掉在建筑工地的工作。花光几乎所有积蓄后,他求助于失业救济中心,希望找到一份新工作。然而,他只得到一份补助。在当地青年失业率高达40%的情况下,佩雷拉的再就业机会几乎为零。

  南非城市开普敦郊区,单身妈妈诺克霍娜也急于找工作。她高中辍学,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原本在一家咖啡馆当清洁工,但自从2010年合同到期后就再也找不到工作。诺克霍娜到当地失业救济机构接受求职面试技巧培训,但就业前景黯淡:南非黑人青年失业率达到55%。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15岁到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达6%,即7500万人。这些人被称作“三无青年”,即不在校、没工作、没有接受职业培训。但综合各种情况,失业青年的实际数量远不止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有2600万失业青年;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三无青年”人数高达2.6亿。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称,由于计算依据不同,各种统计略有偏差,但综合而言,全世界15岁到24岁失业青年总数接近3亿,几乎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总数(3.11亿)。

  这还是相对保守的数据,因为某些国家的女性从不工作,这类女青年并未被计入失业人口。在南亚各国,不工作的年轻女性人数相当于全球失业青年总数的四分之一。

  青年就业率掺杂一些“水分”。不少人断断续续做些临时工,属于“软性”就业,随时可能失去工作。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近三分之一的就业青年签的只是临时工合同,这令他们难以获得足够的职业技能。世界银行数据则显示,发展中国家就业青年中,近两成效力于家庭或非正式经济,并无正式薪酬收入。

  概括而言,全球有近半数青年不是完全被就业市场拒之门外,就是没有充分利用其应有的生产力。

  三大“病因”

  发达国家中,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希腊的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里,埃及和摩洛哥等中东、北非国家的青年就业情况最糟糕。虽然上述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但都存在增长缓慢、劳动市场僵化和教育脱节等问题,这是导致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通病”。

  自从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南欧各国失业率攀升。南非是非洲经济增长最慢的国家,失业率自然也不低。

  劳动力市场僵化的原因不可小觑。在那些垄断严重限制市场竞争、最低工资线和税率较高、严格限制解雇员工的国家,青年失业的情况往往特别严重。

  在印度,各大企业和工厂受制于200多条联邦法规,不得随意解雇员工或改变员工薪酬。南非法律也严格限制企业解雇员工的权利。在南欧各国,失业年轻人大多是“啃老族”,任何试图放宽解雇老员工限制的改革都会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应。

  年轻人抱怨工作难找,雇主却发愁找不到合格员工。麦肯锡咨询公司深度研究美国、英国、巴西、德国、印度、墨西哥、摩洛哥、沙特和土耳其9个国家的劳动市场,发现仅有43%的雇主能招聘到称职的新人。因为难以招到合适人才,那些雇工50人到500人的中型企业平均每家有13个基层岗位空缺。

  人才难找,基础教育不合格是首要原因。在发达国家,中学学历者的失业率是大学学历者的两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与劳动市场需求脱节。但并非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关键在于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技能能够满足劳动市场需求。以德国为例,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减速,青年失业率并不高,这与其长期推行高质量的职业学校教育和学徒制不无关系。在青年失业率高的国家,教育往往与劳动市场脱节。法国高中毕业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北非国家企业急需技术人才,当地大学却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在摩洛哥,小学学历者比大学毕业生更好找工作,后者失业率是前者的5倍。

  尝试“治疗”

  越来越多国家试图调整教育重心,鼓励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合格就业者。更有决策者呼吁彻底改革失业救助体制,把它从“保护网”变为帮助失业者再就业的“跳板”。

  为缓解国内机床工和水管工短缺的局面,韩国在2010年创建“大师级工匠”职业学校,由政府负担学生食宿和学费。英国北赫特福德郡大学与当地一家廉价健身房合作,让学生参与健身房的经营管理。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卢格拉斯大学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修建一所车间,让学生和工人共同参与生产。

  北欧国家最近调整失业救助体制,希望不仅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能帮助他们重新就业,“青年保障”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根据每个失业青年的素质条件,提供量身定做的培训课程、推荐不同的工作。德国政府为鼓励企业雇用长期失业的年轻人,愿意负担这些再就业者聘期头两年的大部分工资。

  不过,就业培训项目通常花费昂贵,即使在富裕的北欧国家,尽管已经投入国内生产总值的2%推行再就业项目,但近年来失业人口大幅增长仍令北欧各国财政吃不消。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为数以百万计的失业年轻人提供再就业培训,更是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技术发展极大冲击劳动力市场。随着技术成熟,越来越多企业转向自动化或外包生产,造成更多人失业;同时企业发展更灵活,随时可能合并、转型、缩小或扩大规模,使劳动力市场变化频繁。

  值得庆幸的是,仍有不少大企业坚持扩招、重视职工技能培训。IBM公司资助纽约一家学校帮助培养人才;麦当劳公司有意扩张职工培训部门;印度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每年培训4.5万名新员工……

  技术发展削减就业岗位,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互联网的好处之一是能让人不受地理条件制约,开展远程工作或接受培训。使用在线购物网站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程序,企业可以在网络上雇人完成识别照片等工作。这些工作不受地理限制,只要有电脑、能上网就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专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文娱/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0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家装专刊
   第B13版:市场之窗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6版:广告/新民楼市
本期导读
热点锁定
全球近半数青年陷入失业泥淖
“疤痕效应”困扰年轻人
本刊主编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B05全球近半数青年陷入失业泥淖 2013-05-16 2 2013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