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啤酒和鲈鱼
洁尘
  ◆洁尘

  美国短篇小说大师雷蒙德·卡佛谈他母亲,还有他父亲,有一种温度不高但毕竟暖和的幽默。

  当年,老卡佛还是青年卡佛的时候,在阿肯色州一个小镇上的小酒馆出来时,遇到走在街上的一个姑娘。他眼睛一亮,紧跟上前搭讪,之后求婚成功。这个姑娘后来成了卡佛的母亲,她在几十年后对儿子说,“当时他喝醉了,我不知道我干嘛让他跟我说话。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真希望当时我能看到未来。”

  未来很残酷,无休止的穷困,不停歇的劳作,另外加上丈夫的酗酒、花心和乱用钱。卡佛母亲跟很多朴实踏实的底层妇女一样,有着三言两语就可概括的人生经历。她在晚年对儿子说,老卡佛一生有很多女朋友。但是,卡佛母亲在总结人生时这样评价:“他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我从来没有过别的男的,不过我也没感到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爱情。恨得咬牙切齿,但也爱得海枯石烂。

  卡佛的父母之间的有些故事很有美国肥皂剧似的谐谑的喜感。

  曾经,老卡佛醉酒后回家打不开已经反锁的门,在门口又喊又踢毫无效果,于是打破一扇窗户想钻进家里,却不想被老婆用一口滤锅给砸晕了。很多次,卡佛母亲偷偷倒掉丈夫的威士忌,怕他发现,于是又往瓶里兑水。卡佛父母的故事似乎一直跟酒这东西脱不了干系。这像是一道符咒,也刻在了儿子身上。雷蒙德·卡佛携带着从父亲身上遗传下来的对酒精的依赖,他自己的婚姻也基本上复制了他父母的婚姻模式,在穷困、劳作、迁徙、负累、对子女无法摆脱的责任感和常常把自己弄得烂醉如泥中度过。唯一让他获得飞翔快感的时候就是写作。作家是天生的,这句话放在卡佛身上就是一个明证。

  卡佛从父母的婚姻中遗传到的还有一言难尽但根深蒂固的爱,就像他母亲对他父亲那样。这种爱,恨意堆积在表面,但没有悔意,里面核心的东西柔情万端。我读过我能找到的卡佛所有的短篇小说,但瞬间被击中的是他的一首短诗,我听到了一个男人内心深处的啜泣。这首诗叫做《我父亲二十二岁的照片》。先是描述那张照片里老卡佛在二十二岁时的一个定格:他穿着牛仔裤、粗布棉衬衣,笑容腼腆地靠在一辆老式福特车前,一只手拎着一串黄鲈鱼,一只手拎着一瓶啤酒;他把帽子戴得翘到耳朵上,想显得大胆。卡佛这样写道:“我父亲这辈子都想显得大胆。/可是他的眼神暴露了他,还有那双手/无力地拎着那串死鲈鱼/和那瓶啤酒。父亲,我爱你,/可我又怎么能说谢谢你?我也无法饮酒有度,/而且根本不知道去哪儿钓鱼。”我爱你,可我又怎么能说谢谢你?我觉得卡佛也替他母亲对他父亲说了这句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新民俱乐部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青春无价
谁为事故负责
私房茶食
无题(309)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啤酒和鲈鱼
知与见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啤酒和鲈鱼 2013-06-30 2 2013年06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