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支持:廖丽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专家调查档案
一个冒牌的气功大师,靠招摇撞骗敛财无数,终于在媒体上被揭穿底细后,很多人不禁在问,他为什么能够屡屡得手?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曾经有过受骗上当的经历。很多事情时过境迁再回头看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我当时怎么竟然就会相信了那个骗子?
【事件回放】
空盆来蛇、意念移物……“王林的那些所谓神功,只是最低级的入门魔术,低级到有些魔术师都不屑去变。”日前,魔术师傅腾龙携众弟子,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真相发布会”,意在揭穿一些所谓大师的“神功”真面目。
“二三十年前,各类气功、特异功能横行的时候,我们内行人一看,全是魔术。可如今,大师们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傅腾龙说,“我们把这些叫入门级的魔术,‘大师’把它叫神功或者特异功能。”
(来源:新京报)
A 三个心理过程做选择
心理学没有专门的受骗心理研究,但是,心理学对人的认知有专门的研究,比如,人们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以及选择相信什么。其实,每时每刻人们的认知都在进行这样的选择。吃饭的时候,有人选择相信吃素更有利于健康,也有人选择相信荤素搭配更有营养,还有人坚信,人类进化到食物链的上端就是为了吃荤的。面对着一桌菜,不论你选择相信哪种说法,都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一些关键时刻,我们的认知选择了相信谁,可能就会产生较长时间的,比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们做出选择要经过三个主要的心理过程:认知的过程、情感的过程、意志和行为决定的过程。而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在做出选择时会有一些特点。便捷性,是人们选择相信的时候的认知特性。廖丽娟解释说,人们需要在做出选择时有这样的便捷性,因为太多的事情需要人们来进行判断,一旦无法快速进行判断,生活可能就会变得举步维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在需要做选择时,有些人了解的信息很多,反而容易优柔寡断,不容易做出选择;有一些人,只有很简单的一些信息,反而显得利落简单。
B 权威效应给可信度加分
可是无论我们懂得多少,我们的认知终究是有限的,而且大脑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处理的信息总归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就需要进行一些便捷的选择。而紧随这种便捷性而来的,就是权威暗示效应。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时,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这两种心理就催生了权威效应。
人们选择相信权威,因为认知的便捷性使然。新闻中那位冒牌的气功大师,能够取得很多人的信任,和他身边的另外一些“权威”不无关系——那些商界精英、明星大腕都选择相信他,使得更多的人很容易觉得,跟着这些精英人士的选择,会便捷很多,安全很多。
对此,廖丽娟分析说:“这里面有一个盲区,我们在选择相信权威的时候,通常都会有晕轮效应,这就是扩大选择相信的范围。无论哪个权威,其实都只是在某一个领域很专业,但是我们却容易扩大,于是产生了盲目跟随的情况。如果冷静下来想一下,房产大鳄未必懂得养生;影视大腕恐怕对于教育的事情就很外行,依此类推,选择相信权威的时候,很有必要看看这权威是哪个领域的权威,这样可能就不容易被权威效应影响而受骗了。”
C 自我满足的需要影响认知判断
除了相信权威,人们在判断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的时候,还会有很多个人信息的添加。这些个人的信息可能包括过去经历带来的爱恨情仇、需要的满足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需要的满足。廖丽娟表示:“很多行骗者,就是在了解对方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很简单的认知分析,就使得人们轻而易举选择了相信。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感觉被骗,首先是我们的认知选择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得到某部分的需要满足。”
为了说明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廖丽娟举出了自己曾经受骗的经历,和自己事后的分析。“读大学的时候,我曾经被人骗钱。在我那么贫穷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一个事情真的是很惨。我后来回过头来分析自己,是什么使得当时的我选择了相信?一方面当然是有认知的局限性,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在那么贫穷的情况下,多么希望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这是属于我自己的需要。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这个需要的满足影响了我的认知判断。当时,有一个学姐还提醒过我,可能那是个骗局,但我还是选择了相信。就像是打赌一般相信。在那个孤单的岁月里面,我愿意抱住人性之善,因为我太需要人性之善的慰藉。因为我这样的需要,我选择了相信。所以后来虽然很惨,需要去借钱打工度日,但很奇怪,我几乎没有为那件事情后悔过。我想,这可能是在内心帮助自己得到了自己关于人性之善的温暖慰藉。换而言之就是:你看,我这么难,还是在关键的时候,选择了善良和相信。这是自我满足。”
廖丽娟提醒说:“我们需要有时间来分析和了解自己内心,尤其是急需要满足的需要部分。试想一下,多年前,还在求学的那个我,感觉到很孤寂的时候,如果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做心理咨询,或者和朋友多聊聊,大概就不会像打赌一般,用选择相信一个陌生人来慰藉自己。这样我在认知判断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理性和自如性,也就不容易轻信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