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早熟优质香型水稻“老来青”,在蒸煮时食用中都会发出特别的香味,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上海主要的水稻品种成熟期都比较晚,晚熟水稻品种的稻谷成熟期一般在10底至11月初,而早熟品种的“老来青”则在9月5日至10日成熟,弥补了市场每年9月至10月新米的不足。此外,晚熟水稻成熟期比较集中,从而可能产生农机使用、晾晒稻谷场地使用等各方面的紧张,而早熟水稻的收割则避开了这些矛盾。
今年,上海老来青米业专业合作社喜获科技支持,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老来青”负责人邹士根告诉记者,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已经下达,课题名称为《早熟优质“老来青”品种的提纯复壮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支撑,市科委拨款70万元,松江区科委和“老来青”合作社分别配套70万元,主要研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增加香味,过去新米上来的浓郁香味现在有所减弱,如今要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加快香味品种的选育和杂交,让香味回到餐桌;二是解决品种的条纹枯叶病,减少农药的使用。
在市科委和松江区的支持下,该课题由上海松江种子有限公司和上海师范大学两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完成后,“老来青”将在今后的水稻生产中种植优质的早熟软米水稻新品种(系),计划2016年种植1000亩早熟软米水稻,到2018年扩大到1500亩的规模。届时,“老来青”合作社的年产值和年利润将分别达到600万元和4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