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年轻的老大楼
外滩建筑之十:“外滩十四号”
乔争月
  乔争月

  外滩23幢临江历史建筑中,14号原交通银行拖到1948年10月才造好,是最年轻的一座老大楼。虽然位于万国建筑群的中心,大楼却从未成为视觉的焦点。灰白水泥外墙与左右气派的花岗石立面相比,朴素至极。

  外滩14号原先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四层小楼,为德资背景的德华银行使用。一战德国战败后,德华银行退出中国市场,1917年原在13号海关大楼办公的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了14号。与其命运相似的还有23号原德国总会,一战后交给了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1908年由清政府邮传部创立,是中国近代延续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曾经为多条中国铁路的赎回和建设筹资。1928年为了靠近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交行将总部从北平迁往上海,14号小楼渐渐不够用了。1937年银行委托匈牙利建筑师鸿达(C. H. Gonda)设计一座新楼。

  鸿达是当年上海滩热门的外国建筑师,其名作包括新新百货和国泰电影院。同为在沪打拼的东欧老乡,鸿达的职场生涯与国际饭店设计师邬达克(L. E. Hudec)有不少相似之处。

  当时的上海约有20国公民享受治外法权的保护,即外国人在华犯罪却可免于中国法律的审判。可是邬达克和鸿达因为来自解体的奥匈帝国而无法享受这个待遇,所以工作起来必须格外小心,避免犯错。一旦和中国客户发生纠纷打起官司,两人在中国法庭肯定是要吃亏的。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也正因如此,华人精英更青睐这样“中立的”建筑师,两人由此打开了华人市场并取得成功。邬氏三大经典作品(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和吴同文住宅)都是与中国业主合作的结晶,鸿达的外滩14号也是最好的例子。

  一战后外滩建筑群经历了新一轮翻造,欧美风行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开始流行。鸿达也选择了这种几何化的简约风格。14号的立面饰有垂直的线条,外墙仅由水泥覆盖。虽然简素其外,他的设计其实精美其中,一点也不简单。

  面向外滩的前厅有两道极富设计感的楼梯,铜扶手勾勒出美好的弧度,与大门的铜艺默契呼应。这些有质感的细节也让人联想起鸿达的老乡。邬达克建筑的内部也总是很耐看,他对楼梯等细部的设计更是精益求精。越看越能感受到东欧文化深厚的底蕴,也仿佛穿越时空,看见在异乡奋斗的建筑师追求完美时的殚思竭虑。

  从福州路侧门进入大楼,旋转楼梯上的二楼大厅更加不落俗套。宽敞的大厅分布着近20根巨大方柱,宛如一个现代感的“神殿”。天花板由许多方格装点,每块方格都嵌有一块通透的玻璃。淡彩色的水磨石在地上拼成图案,与天花板和方柱相映生辉。

  设计师似乎偏爱水磨石这种并非昂贵的材质。他在墙面上也大量使用凹凸设计的黄色水磨石,与地面浑然一体,并配以黑色水磨石勾边,打造出强烈的几何效果,这也正是当年最时髦的“装饰艺术风格”的标志。

  14号的工程曾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而停工,拖到抗战胜利后由华人创办的华盖事务所进行修改后终于建成。但交通银行并没使用多久就将总部迁回北京。自1951年起上海总工会开始在14号办公,大楼因而更名为总工会大楼。

  作为外滩历史建筑中最年轻的一员,富有现代气息的14号并不惊艳。但若结合一段时代的背景细细欣赏,便不难体察这简洁而又精致的,不俗的美丽。 

  外滩14号

  (插图:张雪飞 摄)

  昨天:交通银行大楼

  今天:上海市总工会大楼

  建成年代:1948年

  建筑师:鸿达洋行(C. H. Gonda)

  地址:中山东一路14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大丰行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怀念骡子
换个角度看“近黄昏”
最年轻的老大楼
细雨中的南翔老街
诗三首
小志的石榴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最年轻的老大楼 2013-09-04 2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