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雨中的南翔老街
许桂林
  许桂林

  南翔老街是我少年上海的记忆。我是因了它的小笼包子才永远地记住了它。它今天之所以蜚声海内外,我认为还是因了它的小笼包子。小笼包子如今到处都可以买到,几乎没有什么特色。而南翔小笼包子的精髓却在于它里面独特的新鲜的汁水。就像制作烧鸡的百年卤水一样,非特别的传授蒸不出正宗的南翔小笼。现在即使在上海市区,正宗的南翔小笼恐怕也只有去城隍庙才可以品尝得到了。

  因姐姐搬去了南翔居住,那一天,我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竟品味了一次记忆久远的南翔老街。

  蒙蒙的细雨飘飘洒洒,把这座因白鹤南翔寺得名并且已经有了1500年历史的老街洇成了一幅水墨画。多少年过去了,还是这条老街,依旧繁华,老街上熙攘着南南北北的游客;还是这些小桥,亭桥相依,小桥下泛淌着昏昏黑黑的流水;还是那建成于五代的砖双塔,塔身上依稀残留着岁月刻下的斑驳旧痕;还是那鹤槎山上的烽火墩,墩周围簇拥着野火烧不尽的芬芳。走过古猗园和檀园,我不由得想,那些当年从这里走出的江南才子今天去了哪里?他们刻的竹、他们吟的诗、他们作的画随着云翔寺的白鹤今天又飞向了哪里?当我沐浴在沥沥细雨下的古猗园、天恩桥、云翔寺等等历史遗迹中的时候,我觉得我真的好像穿越了时空,一下子被笼罩在南翔老街那厚重的历史中了。

  独自打着伞,听雨声在伞顶滴滴答答,慢慢的也就走完了东西长三公里的南翔老街。细雨濡湿了老街两边商铺的招牌旗幌。远处的古双塔、云翔寺,近处的八字桥、尚贤廊兀立在纷纷的雨丝里,显出些许的凄清和寂寞。与此相对,南翔老街却又今非昔比,处处透出繁华和热闹来。整条小街,屋舍参差林立,商铺鳞次栉比。只觉得满眼是粉墙黛瓦,满街是古色古香。细数过去,十二条大街,四十一条小弄挨挨挤挤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商铺。商铺里的各类小饰品小挂件琳琅满目。此外便是一家挨一家的点心店。除了不同招牌的小笼包子外,我还品尝了一种叫“飞饼”的点心。这“飞饼”也同样的历史久远,是纯糯米做的,有咸有甜,入口滑软筋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飞饼”。这里还有一种农村所产的历史上很有名的刷线布,又名扣布,这种布光洁厚实,畅销远近。明清时外省市的商人以徽商居多,常携巨款来此收购土布。这使人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当年“银南翔”的魅力。

  雨中的南翔老街,一家老店铺正播放着陈瑞的《老地方的雨》,唱的是“我在老地方等你。老地方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缠绵的旋律和着那一天的轻风细雨,令人感伤,令人会思念起多少年前和恋人的离别。来来回回在雨中漫步着,只觉得雨水慢慢地也就浸润了整个的身心,浸润了全部的记忆。我知道,从此以后,南翔老街的细雨就会永远地浸润到我的梦里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大丰行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怀念骡子
换个角度看“近黄昏”
最年轻的老大楼
细雨中的南翔老街
诗三首
小志的石榴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细雨中的南翔老街 2013-09-04 2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