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不收礼是师德问题
送不送礼是“态度”问题
“教师节该不该送礼”陷博弈 网上投票结果对半开
王蔚 陆梓华
  在为倡导尊师重教而设立的教师节里,唯一不太和谐的声音便是年年出现的“该不该给老师送礼”之问。昨天,记者在沪上多所学校现场目击,学生送出的一束束鲜花、一张张贺卡乃至一盒盒巧克力,寄托的是对老师们的感恩。然而,送礼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许多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和值得深思的教育伦理问题。

  送礼之风难遏制

  早在2010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就公布了10所知名中小学联合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倡议书,倡导教师们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这也是教育部首次以学校联名的方式挂出不收礼的倡议书。两年过去了,给老师送礼之风遏制了吗?

  9月8日,新浪刊出挂网调查:“教师节到了,您准备给现在的教师或者孩子的教师送礼吗?”共吸引了5万7千余名网友投票,结果,表示不会送的占47.9%,表示会送的占44.8%。

  昨天,新浪再次就“今天是教师节,如果您准备给自己现在的教师或者孩子的教师送礼,准备送多少钱的礼品呢?”这一问题进行挂网调查,当晚即收到了1万1千余个样本。结果显示,礼金在500元以内的占55.5%,500至1000元的占24.6%,1000至2000元的占7.0%,2000至3000元的占1.8%,5000元以上的占9.8%。

  用创意感谢师恩

  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说,学校严格禁止教师收受家长贵重礼物或卡券。她坦言,前几年,曾有一名骨干教师收到一份名牌化妆品,未及时归还,结果这名老师受到了处罚。“作为学校管理层,不能简单地通过禁止或者说教,去制止不正之风,而应该让老师从一次次课程创新、课题研究、学生互动中获得满足,而非物质。” 

  低年级孩子的手工制作、手绘贺卡,中高年级孩子旅行时的摄影作品、录有自编教师节歌曲的CD、写着原创诗歌的信纸……除了被鲜花围绕,张悦颖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用创意表达着对老师的祝福。三年级孩子刚刚学会二维码的制作,老师扫一扫贺卡上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便跳出了一段孩子们自己录制的祝福视频,着实令人惊喜。张悦颖说,学校鼓励孩子DIY教师节礼物,学会感恩。有意思的是,每个孩子还带回了一朵送给父母的鲜花,学校通过此举告诉孩子们,父母是成长路上第一任老师,也别忘了向他们送上感谢。

  师生“博弈”陷两难

  教育界是不是真的流行学生给老师送礼之风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前天,出席特级教师座谈会的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说,教师节前某卖场推出的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所谓“敬师卡”,原本是个商家促销行为,却让教育界平白无故地“躺着中枪”了。为什么大部分老师一生一世都在辛辛苦苦地工作,但仍会有一些不太实在的例子让大家“中枪”呢?因为,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在社会环境影响下有种种不良行为的人。但绝对要相信这只是极少数。

  而在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看来,教师节送不送礼的问题,不仅让教师们陷入困境,更让家长们做着艰难的“博弈”。家长送礼与教师不收礼是两回事,一个是师德问题,一个是“态度”问题。家长送礼而教师不收,在家长看来这也相当于完成了“送礼过程”,给了教师一个好的印象;但家长不送礼,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熊丙奇提出,解决这一纠结难题的出路,应该是通过家长委员会的途径,共同协商、沟通,处理和监督学生与学校、与老师交往的事宜。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内校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广告
收不收礼是师德问题 送不送礼是“态度”问题
教师节“微视频”走红网络
“捉拿”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我的第一个书包
“教书育人楷模” 推选结果揭晓
复旦大学首次跻身全球前90位
华理中航携手 为航空发动机延寿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13收不收礼是师德问题
送不送礼是“态度”问题
2013-09-11 2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