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一期开门迎客。此前,从规划、设计到建成,仅耗时45天。今年4月29日,公园二期开放,面积由2700亩扩大到近万亩。
看似惊人的建设速度背后,是11年默默的生态修复——合肥市包河区于2002年开始,在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所在地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广植万亩杨树。到去年规划建设公园前,已是水到渠成之时。从一期、二期到今年底计划开放的三期,不管是修木栈道,还是建驿站,全过程没有毁坏一棵树。
走进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一条彩色游道颇为引人注目。游客可以在园内租自行车,沿路悠闲观光。备选自行车涵盖单人、双人、四人、亲子座等多个品种。这是公园三级绿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三级绿道总长28公里,一级是电动车道,二级是自行车道和循环水系,三级是人行道路和游步道,砂石混着落叶,浑然天成,供游人漫步。
每隔一段距离,能遇见一处驿站,静坐观景,悠然自得。休息室、零售店、厕所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间隔设置自行车自动存取点。手持“一卡通”消费刷卡,轻松乘坐电瓶车和游船,租赁自行车,畅享绿色“慢生活”。
密林深处,一座北欧风情的木屋掩映其中。推门而入,可见角落里的壁炉和田园风格的窗帘,仿佛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三五好友,围坐慢饮,谈天论地,不觉间便夕阳西下。
一个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63辆轿车和28辆旅游大巴车的停车场是园内一大亮点。坐在车里,打开汽车音响,观看露天电影,在星月映衬下,欣赏林湖间的光影之美。
凌波微步,不只是武侠小说里的独门轻功,还可以是园内一片带状湿地,长约1200米,取自曹植的《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焦姑河芦苇丛生,木栈道依水而建,蜿蜒曲折,若隐若现。泛舟河上,芦荡幽深,荻草瑟瑟,飞鸟四起。
带状湿地最宽处130米,最窄处30米。水中小岛面积150平方米,堪称鸟类的天堂,喜鹊、白鹭、红嘴鸥、野鸭等常来做客。湿地植物种类也很丰富,包括芦苇、菖蒲、荷花、水生美人蕉等。在带状湿地旁,边欣赏水鸟表演,边呼吸清新空气,“空气浴”沁人心脾,宛如天然氧吧。据专业机构检测,园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2200至2500个。
尤为一提的是,滨湖湿地森林公园由包河区政府投资上亿元,始终坚持公益为本,实行永久免费。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成为合肥最大的惠民公益旅游项目。
本报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