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庆节,贺明伍三兄弟从老家舒城县来到包河区,在大圩镇承包下150亩土地,白手起家种葡萄。此前,贺明伍做了多年建材生意,三弟程生柱代理奶粉销售,四弟程飞则从事空调保温行业。
在各自行业都颇有建树,三兄弟因为看好绿色生态农业的前景,果断转行。创业之初,在众多葡萄种植户眼中,他们是在“瞎搞”,贺明伍用实际行动默默回应。他带领两个弟弟,投身农业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他们在江浙沪等地考察葡萄种植先进经验,得到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多位专家的技术指导。“我们当时花2个多月,拜访不少高人,既有理论专家,又有种植能手。理论结合实际,最终确定了6个种植品种,和原生态的栽种模式。”贺明伍说。
在四处取经的过程中,三兄弟善于整合优质资源,“借鉴江苏的优良品种、浙江的先进栽培设施和上海的果实采摘互动体验。”贺明伍介绍,“俗话说的好,‘大树结好果’,我们与传统葡萄种植方式不同,采取完全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每亩只种6棵大树,和其他农户密密麻麻种200棵相比,品质好得多。”
联动温室大棚里,三兄弟采用井水降温和水帘风机降温技术,模拟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并通过滴灌施肥技术,为葡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肥等环境条件。高效避雨设施栽培、根域限制栽植、肥水一体化管理等众多高效节能技术,“既有利于节约用水,又省下不少肥料,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三兄弟的生态园“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示范基地”称号,它是安徽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基地。贺明伍介绍,今年夏天出产的首批葡萄,已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并在当地葡萄文化旅游节上亮相。 本报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