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性病防控主战场在社区
魏立
  “家门口就有一个社区医院,但每次不管大病小病却都往大医院跑”。为了改变老百姓就医现状,提高社区医院健康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吸引广大群众就近就诊,才能有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以社区为基础开展人群综合干预措施,心脑血管病患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心脑血管系统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防治主战场从三甲综合性大医院转移到社区医院,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防控形势,以社区为基础进行人群综合干预措施,已成为我国未来有效防控心脑血管病的核心。为提高基层卫生医疗专业人士的诊治水平、推动基层医疗水平发展,由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指导并推行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COMPACT全科医生临床实践技能教育项目已于日前全面启动。

  慢性病重负少有人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吕安康教授以血脂问题为例,他指出,2012年一项针对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人群,总胆固醇高的患者高达31.5%,约3.08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患者高达20.4%,约1.96亿。与逐渐升高的血脂异常人群相反,目前中国成人人口中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仍很低,分别仅为11.0%、5.1%及2.8%。另一项中国的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率的增加,77%是由于胆固醇的升高。这两项调查显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血脂水平,未来中国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能迎来高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山缨副教授指出,高血压、高血脂症的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基层及社区医疗单位在慢性病防控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基层及社区医疗单位就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全科医生是管理慢性病的主力军,被赋予更多责任。

  定期体检用药不间断

  高脂血症是心肌梗死患者的最高危因素,其影响超过吸烟、高血压或糖尿病;血脂异常是我国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美国和英国经验显示:胆固醇控制对于降低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贡献最大。国内外所有指南均将LDL-C作为首要防治靶点。2013年9月最新ESC(欧洲心血管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提出了预防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三大类药物,即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ACEI/ARB类药物。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在2013“世界卒中日”宣传周期间也曾强调,在脑中风发病前做好积极预防。高危人群需要坚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中风。社区医院兼顾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的重要职责,可以成为脑中风高危人群、中风后患者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山缨副教授指出,老百姓对血脂水平的重视程度远不如血压。降LDL-C的治疗需长期用药,吃吃停停或者仅服用二三月后就停服,无法维持良好的疗效。她建议每年一次测查血脂的对象为: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的女性、患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等。 魏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嫦娥三号探月特别报道
   第A03版:嫦娥三号探月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养生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一线调查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慢性病防控主战场在社区
汇聚正能量 抗击类风关
骨松性骨折从防跌倒做起
糖尿病患者添帮手 胰岛素笔“会记忆”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慢性病防控主战场在社区 2013-12-02 2 2013年12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