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老人其实不会老,总在随着地球转动健步走向未来;会老的是人间的凡夫俗子,常感光阴似箭人生苦短,不经意间就老之将至,感到记忆力衰退了,如烟的往事很容易被忘记,更何况隔代相传的陈年逸事?于是,忆旧怀古的文字和影像作品,凡真实而又有可读性的,就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上海作家朱少伟独具慧眼,精心写作的《老上海逸闻》,独辟蹊径地介绍我们这座中国东南沿海迅速崛起的城市,行文自然朴实,内容真实生动,并配有近三百幅大都鲜为人见的照片,显得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无论是“沪埠风物”,还是“申城珍档”,抑或“淞滨履痕”,都对我们新老上海人,尤其是年轻人,具有吸引力,会有悦读感。我怀着喜悦的心情,为这本富有特色的新书面世鼓掌,向朱少伟致以由衷祝贺!
说到老上海,那是难以用一种形象来描绘、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繁华的都市、革命的摇篮。冒险家的乐园、穷苦人的地狱……美名、恶名都不少见,逸闻、传说更是多多,怎么说似乎都似真似假、似是而非却又似曾相识!如今的传媒,特别是电视剧,戏说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现象比比皆是,令人堪忧。可喜的是,朱少伟怀着对历史的珍重和尊敬的感情,摒弃道听途说,拒绝凭空戏说,而是精心收集整理素材,勤于并善于考证辨别,写成了这本真实可信而又可读性强的书!
朱少伟也是移民城市的移民,他祖籍浙江诸暨,生于江苏常州,童年来到上海,在这里成长,很快融入其中。他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文化精神,心领神会,耳熟能详,业余写作出版了《风月无边:民国文人侧影》等富有海派文化内涵的专著,受聘为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业绩丰厚。
(本文为《老上海逸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