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网诉直通平台共接到投诉113件,其中反映较为强烈的有:
■ 法华镇路杨宅路路口每天5时以后“菜场尾巴”堵路,环境脏乱。
■ 龙华西路104路公交终点站门口,每天都有小摊贩占据人行道。
明天热线预告
12月6日上午9:00-11:00
徐汇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 茹国明
“城市”互动平台
■ 城建服务热线:12319
■ 新民网上海滩微博
t.xinmin.cn
■ 私信新浪微博“@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晚报社会新闻”
■ 值守电话:962288
曾“闻名沪上”的彭浦夜市在上周被断然关停。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夜市真的销声匿迹了吗?小贩真的循规蹈矩了吗?带着疑问,记者昨晚现场回访,发现在街道、公安、城管等多部门的“严防死守”下,临汾路、闻喜路一带果然清净不少,但一些“脑子活络,脚头勤快”的小贩已悄然南迁,在广中路、广延路上“安营扎寨,试水探风”。
小贩转战周边
昨晚9时30分许,记者来到临汾路、共和新路口,远远就看到几辆警车、城管执法车正四下巡逻,驱车沿临汾路东行,只见非机动车道加装了铁质隔离栏,往日里摊贩云集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
不难看出,有关部门这回是动了真格,下了大力。但告别彭浦夜市的小贩们真的就此“停工歇业”了吗?15分钟后,记者在距离临汾路仅3公里外的广延路上找到了答案。晚上10时许,广延路上灯火通明,十多个夜排档在路边一字排开。夜排档的种类五花八门,烧烤摊、麻辣烫、炒饭等应有尽有。由于毗邻上海大学延长校区西门,不少刚结束晚自习的学生都跑来这里买夜宵。不一会儿,几辆轿车驶来,往路边随意一停后,吃客们就在摊头旁大快朵颐。顿时,道路被拦腰截断,过往的公交车只能拼命摁响喇叭。
摆摊为了生计
“哪能没有桌椅啊?”买上几串烧烤,记者随口问道。“有的,这两天刚从彭浦过来,东西没带齐。”在浓重的油烟中,摊主低头忙碌着,“那里关掉了,就过来这里做生意。阿拉没啥文化、也没啥本事,老婆身体勿好,女儿又要读书,只能靠摆摊头过日子。老实讲,阿拉也勿想逃来逃去,为生活,没办法啊。”
而在广中路近平型关路的一条小弄堂里,另一个“小夜市”更加闹猛。这里地处上大学生宿舍和慧芝湖花园中间,十多个小吃摊前人头攒动,刺鼻的油烟随风飘散,塑料袋竹签等垃圾遍地都是。部分摊主更是将桌椅摆在弄堂中央,砂锅煲配啤酒,推杯换盏间,喧嚣吵闹,堵路占道。此处也有几个摊主是从彭浦地区“兜兜转转”而来,据他们说,临汾路、闻喜路被彻底整治后,“夜市尾巴”有北往宝山的,有东移虹口的,有西进普陀的……“我们先打打样子,如果这里没人管,生意好,就叫朋友一起过来了。”
防止夜市回潮
针对“夜市尾巴”四散“生根”的问题,记者上午致电闸北区委宣传部宣传科顾海斌科长,他表示,现阶段区有关部门正集中精力整治彭浦夜市并巩固后续成果,区内其他地段难免出现管理真空,下一步,各街道城管部门将统一共识,对四处出击的小贩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防止夜市回潮。至于未来对小贩是否还会“疏导”,顾科长坦言,他们已尽了最大努力,包括当年开设临汾路夜市疏导点,就是化堵为疏的尝试,目前由于社会反响强烈,场地空间匮乏,暂无继续疏导的可能。
取缔彭浦夜市,我们看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决心和能力。下一步,面对摊贩的“游击战术”,面对如何“严管严控”,看来,仍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对策,治理市容顽症依旧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房浩 钱俊毅 王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