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舆论称,“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将成为日本的外交安保“司令部”,负责主导日本的外交及安全保障政策的基本方针。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核心机制是包括首相安倍在内的主要内阁成员组成的“四大臣会议”,主要议题将包括对华关系、驻日美军整编、朝鲜核问题、领土问题等。
日本政府计划于明年1月成立“国家安全保障局”,也就是“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执行机构。据了解,这个机构的人员编制约60人,分别由日本外务省、防卫省等各省厅机构选派,其中还将包含10多名日本自卫队官员。该机构还将下设“宏观”、“战略”、“情报”、“同盟及友好国家”、“中国和朝鲜”以及“中东等其他”6大部门。
舆论认为,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体现出了几个特征:第一,强调“安保色彩”,带有浓重的军事味道;第二,加强首相官邸对日本外交安保政策的主导能力;第三,显示出了极强的对华针对性。
日本《朝日新闻》社论呼吁,“莫让日本版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军事司令部”。社论说,启动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可以说是安倍政府在安保政策大转换上迈出的第一步。
眼下,与“国家安全保障会议”配套出台的“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受到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社论认为,以安倍政权的着眼点来看,在相关法案通过后,日本政府将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并相继展开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以及为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解释等一系列动作。这就是安倍政权所勾勒出的一条道路,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则为此打开了“入口”。
分析人士指出,众所周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日本政坛中“鹰派”政客的代表人物之一,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成立将令日本的外交安保政策愈发带有“安倍式”的保守色彩。以安倍政权在外交安保政策上的动作来看,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外交手段刻意渲染地区威胁,来实现军事上的深层次目的。此种做法将给日本开展地区外交带来极大的障碍。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