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禁令
英国药管局11月21日发布声明说,“为让民众购买、使用安全、达到安全和质量标准的植物药,药管局已宣布从2014年4月30日起,所有植物药产品必须得到授权才能在英国供应、出售。”
声明解释说,明年4月30日以后,植物零售商不能出售未在英国传统植物药注册计划中登记的植物药。而注册登记的产品符合安全、质量相关规定,并附有患者使用产品的信息及使用方法。
传统植物药注册计划基于2011年4月30日生效的《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药管局允许零售商在“过渡期”内继续出售2011年4月前已在英国的植物药。药管局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决定于明年4月30日中止“过渡期”。
药管局负责发放许可的官员安德森说:“自然不等于安全,一些未登记的植物药制品可能有害,一些药品还有严重副作用。”
雪上加霜
针对这一政策,药管局共收到54条反馈,其中30条反对。
反馈来自生产商、中医诊所、中药零售商、贸易协会等,其中中医、中药零售商20条反馈全部反对这一政策。
中医诊所意见说,大部分中药制品有5年的货架期,目前诊所库存有146种植物药制品,预计到2014年底或2015年售完,而明年就禁止售卖给各诊所带来巨大的损失。
中医诊所反馈意见还提到,因经济不景气,部分诊所业务少,付不起租金而倒闭,过早结束“过渡期”会给中药诊所“雪上加霜”。
前景堪忧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英国中医师学会马伯英教授说,2011年4月后所有中成药必须尽快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是对中成药中的每一个成分进行检验,费用很高。举例说,六味地黄丸中六种成分需分别检验,检测费用高达30万英镑(约合49.17万美元)。这种情况下,没有中药厂商、批发商能盈利。据新华社前驻伦敦记者郭瑞介绍,对国内重要中药企业来说,海外市场销售太少,因此没有注册积极性。
多名华人律师正在商量应对之策,考虑向高等法院申请暂停中止执行禁令。马伯英教授建议中医师到时使用浓缩草药粉代替中成药,同时呼吁英国中医界一同为维护合法权益而努力。
杨舟(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