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父亲贾政,门下有许多门客。提起历史和文学中的门客,最有名的是战国时期机智大气的蔺相如、自告奋勇的毛遂,还有忠心护主的程婴。这些著名人物,都是门客中的佼佼者,文韬武略杰出,远甚家主。
贾政的门客,大多都有一技出众。有的是落魄文人,有些诗才,贾政给大观园各处轩馆拟匾额,就要带上这些墨客。也有些门客,以画技在贾府谋得一席,比如詹子亮擅长画工细楼台,程日兴擅长画美人。四姑娘贾惜春画大观园,就需要这些人的帮助。还有一位外号叫山子野的,是设计大观园的功臣。山子本来指一种玉雕工艺,多用于表现山水人物题材,对艺术修养和创意要求很高。这位山子野能将琢玉的本事用于园林设计,可见造诣匪浅。有趣的是,曹雪芹的先人曹寅也蓄养了许多门客,和他吟诗作对、品评戏曲。曹寅当年在扬州主持编订、校勘《全唐诗》,想必也让他们参与了工作。
《红楼梦》里还有一种门客,他们主要的工作是插科打诨,逗老爷发笑。贾母的丫鬟鸳鸯提到过:“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顺治年间的一部小说是这样介绍“篾片”的:“这等一起朋友,专一白手骗人,在江湖打憨虫,北方人叫做帮衬的,如鞋有了帮衬,外面才好看。苏州叫做篾片,如做竹器的先有了篾片,那竹器才做得成。”可见,篾片就是苏州话里的帮闲。这类篾片在书香之家,地位显然低于以文才、手艺侍奉主人的相公。但要不断地想出段子,让贾政这样刻板的老学究乐呵,倒也真不容易。
在贾府这样的豪门做门客,除了有一技傍身,更要懂得奉承家主。门客詹光、单聘仁见着宝玉就一把搂住,口中直呼:“我的菩萨哥儿”,这种蓄意讨好的姿态,远甚贾府仆婢。又如贾政一行给大观园拟匾额,宝玉不过小露才情,众门客却一会儿哄然称妙,一会儿哄声拍手,就差没将宝玉的题咏誊录付梓了。
门客这般讨好主人,自然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过,做门客也有不小的风险。一旦主人被卷入政治风波,门客也会受到冲击。《红楼梦》的前80回,还未涉及贾府的倾塌,但贾府树倒猢狲散后,这些门客自然流离失所,还有可能受到牵连,就像年羹尧的幕僚汪景祺。汪景祺少年恃才傲世,自认为“悠悠斯世,无一可与友者”,奈何考运不佳,不惑之年才中举。他后来投奔年羹尧,对这位大将军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称颂他为“宇宙第一伟人”。年羹尧倒台后,官员查抄年府,发现了汪景祺的《读书堂西征随笔》。雍正帝见到满篇对年氏的歌颂,十分气愤,汪景祺于是家破人亡,首级被悬挂示众多年。
同是《红楼梦》时代,也有博学多才的门客,希望借主人之势有所作为,但是事与愿违,随着主人失势,一番心血付诸东流。鸿儒陈梦雷仕途坎坷,饱受流放之苦,后来投靠康熙的儿子诚亲王,在诚亲王的支持下编成了《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帝登基后,大力清除异己,陈梦雷因为诚亲王受到株连,再度被流放到苦寒之地。他倾注心血的《古今图书集成》也被夺走,挂上了蒋廷锡的名字。
就《红楼梦》描绘的人物形象而言,门客这一族群已逐渐衰败,多的是时运不济的文人,鲜有智勇双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