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大战前,佩兰被足协匆忙任命,他甚至连队员的名字都叫不全,更别提了解他们的特点,因此这场比赛还是由即将下课的傅博安排和指挥。尽管如此,这支国足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不少佩兰的影子,他要求国脚们控制节奏,不要单纯求快,不要轻易丢球。但很少发动快攻、“稳”过了头的结果,就是队员在场上显得懒散有余、朝气不足。
由于中国队出线形势还是比较占优,只需一场平局就能出线,即便小负也能以成绩最好的第三名晋级,因此开场后佩兰在教练席上显得非常淡定从容,傅博则是场边的主角。不过,在接连丢球之后,佩兰显然坐不住了,开始接管比赛。他走到傅博身边指指点点,趁队员到场边喝水时交代指令,似乎忘记了自己其实并未完全上任。直到比赛结束,佩兰都没有坐回教练席,紧张的心情溢于言表。
赛后在新闻发布会上,佩兰看样子还比较满意。“我想可能是由于中国联赛还没开始的原因,队员踢得并不理想,但是总算完成了预期目标。赛前其实我并不是想踢平,而是要胜利。上半场我们有压力,踢得并不好。”他说,“这场比赛并不是国足水平,下半场才是。我觉得现在带中国队并不是一个有风险的事,因为我相信中国队能进入亚洲杯决赛圈。”
话虽如此,却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难道佩兰一点不担心,自己接手的是这样一支中国队,前途凶险吗?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