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装备陆续转场
就空中力量而言,2012年以来,美国空军先后将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部署于厚木基地、将V-22“鱼鹰”运输机部署于普天间基地、将F-22“猛禽”战斗机部署于冲绳嘉手纳基地。哈格尔还宣布,美国空军将在2020年前把部署在海外的60%军力转移到亚太地区,并调集相同比例的太空和网络力量。
具体来看,位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一直在强化B-52、B-1B、B-2A战略轰炸机的部署与保障能力。同时,美空军还在关岛组建了一个“全球打击特遣队”,包括6架B-2隐身轰炸机、12架KC-135空中加油机、48架F-15E战斗机和1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美军最先进的F-22战斗机也定期飞往关岛驻训。根据五角大楼的一项五年计划,美军将在2017年完成B-2、F-22、F-35等隐身战机在亚太的部署。
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鉴于天基侦察系统比较脆弱,且实时监视能力较差,美军计划将空中侦察作为针对区域大国的主要手段。目前,美军在日本的三大基地——横田、三泽和冲绳嘉手纳中,后两者将部署更多更新的航空侦察平台。其中,三泽基地除部署美国空军第1空中侦察电子战中队的RC-135侦察机、第1预警航空联队的E-3A预警机及海军航空兵第1侦察中队的EP-3电子侦察机外,从2013年起还部署了美国海军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嘉手纳基地现驻有美军最强大的战术侦察机群,包括EP-3电子侦察机、E-8C监视与指挥机、P-3C反潜巡逻机、RC-135侦察机和WC-135W特种侦察机等,从2013年起,该基地也迎来了P-8A。美军在日本厚木基地部署了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它不但能执行电子侦察任务,还能对他国的电子情报系统实施干扰。
海军舰艇开赴亚太
为了满足“空海一体战”的需求,五角大楼2012年宣布计划用10年时间将美国海军60%的军力转移到亚太地区,在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以轮换方式部署,涉及装备包括6艘航母、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濒海战斗舰和潜艇。
去年6月,哈格尔表示海军向亚太地区转移军力的计划推行顺利,比如在去年4月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之际,美军“夏洛特”号攻击型核潜艇入驻关岛。算上此前部署在关岛的“基韦斯特”号、“芝加哥”号和“俄克拉何马城”号,美军已在关岛部署4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美军第4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也已经部署到关岛,而首艘濒海战斗舰“自由”号已于去年4月抵达新加坡,展开轮换部署计划。
另外,去年5月3日,美国海军在奥斯塔船厂为其第3艘“先锋”级联合高速舰举行命名仪式。有军事专家分析,随着该型舰的陆续服役,这类舰船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濒海战斗舰在浅水海域战力较强但欠缺投送能力,联合高速舰缺乏作战火力但投送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极强,二者作用存在互补,将濒海战斗舰和联合高速舰配合使用可使美国海军的亚太部署方案更加灵活。
基地建设紧锣密鼓
除部署亚太的海空力量大幅加强外,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建设也极为重视。近年来,美国已全面加强对关岛和日韩等国境内的基地设施建设,并在西太平洋地区寻找更多的备用基地,如开辟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在新加坡樟宜基地部署濒海战斗舰,以及重返菲律宾苏比克湾等。
目前,美国海军在新加坡和泰国的驻地均为后勤保障基地,只能供舰艇进行一周左右的返港补给,不能驻泊大型舰艇,也不能进行2个月以上的长期部署。而苏比克湾拥有深水港,可驻泊大型舰队、航母编队或核潜艇。美军进驻苏比湾后可将其作为战略支撑点,对美国控制南海海域、马六甲海峡以及印度洋通道都极为有利。
此外,美国还计划把90%的反导系统部署在亚太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都是推进目标。有消息称,美国正试图在东亚部署3部前置X波段弹道导弹预警雷达,超过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规模。战略预警系统的大规模部署揭开了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序幕,必将对东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和战略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李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