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正式开工。王健林表示,未来还将在中国开建十个左右类似的万达城,这也将是万达未来的战略重点。在他看来,房地产行业并非万岁行业,自有一定周期,而万达提出的口号是百年企业,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百年以上的长期稳定的商业模式。
“崩盘论不可信”
上周五,在无锡万达文旅城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来低调的王健林语出惊人:“说中国房地产崩盘的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弱智。”
这句话被当时在场的上百家媒体传播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多空双方的激烈争辩。
事实上,王健林当时就表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他对崩盘之说仍然持反对意见。在王健林看来,崩盘的论调已经出现了十多年,而过去的十年,恰恰是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今年初这个论调被再次放大, 因杭州常州个别楼盘降价、北京二手房降价而起,但局部过剩并不能代替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
王健林举例说:“在行业最景气的年代,鄂尔多斯的楼市也做的并不好。中国这么大,一两个城市出问题,或者十几个城市出问题并不代表国家的房地产崩盘。”
“我为什么说崩盘论不可信?”王健林认为:“中国当前还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在刚刚召开的推行新型城镇化的会议,政府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今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楼市怎么可能崩盘?”他分析到,目前杭州等城市的部分楼盘降价,主要是因为今年年初市场资金面偏紧,而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联系紧密,如果今年二三季度流动性适度宽松,这个问题就会马上解决。
文化转型抵御行业周期
虽然王健林驳斥现阶段的崩盘论不可信,但并不影响他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大趋势的预判。
王健林认为,房地产行业是周期性行业。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发达的工业国家房地产快速发展也不过五六十年,万达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核心大概是十年到十五年。而万达提出的口号是百年企业,“这就需要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商业模式,至少可以持续百年。”
此前,王健林就提出了到2020年万达要降低商业地产的比重,大幅度提升文化产业的收入,实现战略转型说法。
从目前万达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虽然万达在全国大规模布局文化旅游产业,但背后的支撑依然是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相结合。“说实话,文化旅游我不是很想和地产结合在一起,但是在中国的房地产规模开发还没结束前,适当做一些房地产可以稀释投资,增加安全性,这是不得已为之的做法。”
据王健林预测,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规模将在2016年达到400亿,2020年做到800亿。“并且一定可以做到。”
电商是万达的未来
也许正因为看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逆转的周期规律,王健林急迫地在房地产之外寻找到长久的商业模式,其中还包括其正在积极推进的O2O电商模式。
不过王健林表示:“电商方面的事情,暂时还不方便透露。目前还在洽谈当中,可能最后出来的是一个合作的方式。”
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将成为万达电商模式的核心。
资料显示,万达在中国拥有最具优势的线下资源,去年一年进入万达广场的客流量达12亿人次,保守估计2015年会超过20亿人次,2020年预计将会超过50亿人次。没有一个企业有万达这么丰富的线下资源。如何不让这些巨大的流量白白从眼前流走,是万健林目前最关心的事。
据王健林透露,万达目前在做大会员体系,即发展会员,尽可能多地将客流量转化成会员,把会员消费的次数、额度、喜好等建立和掌握起来,对会员消费行为作出精确分析。他预计在三年之内把会员做到1亿,掌握了足够多的活跃的数据,价值会慢慢显现出来。
“虽然目前还看不到盈利模式,但方向是对的,慢慢做总能看得见。”王健林最后表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正式宣布万达电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