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新政,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发文要求,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对于以“北上广”为代表的19个重点大城市,教育部还提出了具体目标:2015年,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最终到2017年实现划片入学的初中及其就近入学的生源要求均达到95%,同时“组织考试及与入学挂钩行为得到杜绝,与择校有关的乱收费得到根治”。
就近入学=公平教育?
近日,上海“小升初”政策传出再次调整的消息,“免试就近入学”最终能否落实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学生高考阶段的录取比例较高,但前期的竞争之激烈却不亚于其他省份的高考。加之用金钱和权力堆积的特权因素参杂其中,上海“小升初”竞争早已让大多数参与其中者苦不堪言。
上海此次的改革并非个案,而是和教育部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促进教育公平的统一部署有关。日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在如此明确的时间表和要求之下,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免试就近入学”的目标能如期实现吗?就近入学可以带给孩子们比较公平的教育,减轻压力吗?学区房会受到政策波动再次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这回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楼盘也会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闻链接
北京小升初就近入学后
现天价学区房
2008年,北京取消初中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和学科类实验班招生,学生的学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将成为“小升初”跨区入学的三种途径。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进一步推行“小升初”就近入学政策,政策的实施催生了名校周边房价和房租的上升,据此前媒体报道,2013上半年北京北四环外五道口华清嘉园的一套学区房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因此被戏称为“宇宙中心”。而北京景山东街一套400平的学区房报价1.3亿,折合32.5万/平。
猜想一
学区范围如何划定?
消息一出,一些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以后孩子上名校就只能靠学区房了”,不少人担心这又是学区房新一轮涨价的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学区房并非完全是一个距离的概念,而是一个划片的概念,只有列入学校招生范围的住房才属于学区房。部分小学入学要求有房主入住年限、孩子和户主是否是直系亲属等具体条件,如不提前了解清楚,即使住进学区房,也不一定能进名校。
猜想二
纯正学区房价值几何?
“就近入学”政策颁布以来,原本就持续高温的“学区房”,将受到更多家长的关注和追捧,而紧邻名校拥有一站式教育资源的楼盘,会受到更多家有学龄儿童购房者的热捧。
如果从严格执行政策的角度分析,学位房将是入读名校最有力的保障。“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学位房才是最实在。”很多家长不惜重金在名校学区范围内买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猜想三
公办民办如何角力?
教育部这一就近入学政策暂时还未对民办学校是否仅仅入学做出明确规定,不过虽然并没有要求他们也要就近招生,也开始要求民办学校从明年起开始不能考试招生。
小升初考试向来就像一场混战!小学升学竞争之烈,与社会对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有关。由于民校有两大办学优势:一是没有很强的行政干预:二是通过考试选拔学生,生源有保障,因此造成了报考热。取消民办学校的招生考试,将直接影响到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利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