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医苑/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结肠癌患者独特需求
李红
  ◆ 李红

  面对消化道肿瘤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医疗负担,中国抗癌协会于2014年3月启动了消化道肿瘤宣传月,以提高人们对癌症治疗的一些认知:癌症治疗重在全程,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防止癌症治疗中的“过量与不足”;关注患者特殊需求、消除癌症治疗误区,推进消化道肿瘤防控事业的发展。

  治疗重在规范

  只关注治疗环节,忽视术后护理和心理辅导,是癌症治疗中普遍存在的严重误区。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癌症治疗中存在着重技术、轻服务,重数据、轻感受的现象。医院缺乏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沟通和规范治疗的教育,结果就是良好的治疗方案未能在实践中完美实施。对于消化道肿瘤结肠癌患者来说,存在失访、随意停药换药或过量用药等情况,良好的手术效果付之东流,患者饱受疾病复发、转移、不良反应的困扰。

  癌症患者在治疗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是独特的。只有为癌症患者提供身、心上的全方位关怀,帮助患者科学地管理疾病,才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术后护理、患者心理等环节常被忽视,往往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影响着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

  全国15家肿瘤医院联合发起的“携手”结肠癌患者支持项目为此提供了恰当的解决方案。项目为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搭建权威交流平台,提升结肠癌医护人员的个体化患者管理水平,为广大结肠癌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护理方案和心理辅导。例如,结肠癌化疗时的不良反应,常常令患者不知所措,影响到健康的生活质量,其实化疗的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的。自2013年启动至今,携手项目为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渠道,培训医护人员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和心理辅导技巧,对化疗带来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等。对于出院患者,项目组织人员进行复查、随访、与患者保持沟通,使患者提升继续治疗的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知过量防不足

  由于公众对于癌症疾病和治疗知识普遍不够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过量与不足”的严重误区。不少结肠癌患者长期服用各种偏方,甚至把疗效不确切的药物和滋补品看得比吃饭还重要。这就是治疗中的“过量”,这将严重干扰正规的抗癌治疗。

  国家卫计委2010年发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指出,早期结肠癌辅助化疗的患者标准的化疗时限是6个月,目前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不到标准方案的一半。治疗疗程少于标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这是一种“不足”。

  临床实践证明,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治愈率。研究表明,规范化足剂量、足疗程的使用含有乐沙定治疗方案,可使Ⅲ期结肠癌患者死亡风险降低20%,复发风险降低22%;使晚期结直肠患者5年生存的机会达到9.8%。其中合理化疗方案、适当的药物剂量以及足够的化疗周期都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根据病人个体化差异,和耐受性的不同调整剂量。减少不良反应,避免治疗的过量和不足是规范化的核心。规范综合治疗,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从51%提高到67%。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让健康与美丽同行
关注结肠癌患者独特需求
广告
新民晚报医苑/康健园B02关注结肠癌患者独特需求 2014-03-17 2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