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站飞机去。”是的,你没看错,不是“坐”,是“站”。
有些人很希望经常听到这么打招呼,比如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
几天前,他在新航线发布会上再次提出“飞机卖站票”的设想,说“只要适航部门批准,就敢尝试。”5年前,他就发表过类似的豪言壮语,希望增设立舱,多卖低价票。由于安全因素,至今没有获批。
所以,文章开头的问候场面,目前还只能停留在王正华的想象中。
他想得很美,觉得巧妙设计的站位能保护乘客的背、胸、臀、肘,再绑上安全带,既保障安全又节约空间。
这些,在理论上没错。但身处万米高空,风云变幻莫测,乱流随时来袭,仅有理论安全,不够。乘客站在飞机里,重心升高,下盘不稳,新增站位涉及力学承重计算、座椅材料选择、碰撞试验等复杂安全测试。即便设计得再周到,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站位肯定没坐位安全。
网上流传着多张“站位设计图”,有人用略带浪漫色彩的“吧台座椅”来形容,可站在拥挤立舱,恐怕没有泡吧的闲情雅致。想象自己被五花大绑,固定在靠椅上,许多网友调侃说,站票分明是“绑票”。
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值得怀疑,便宜,成了主要卖点。
火车上站坐同价,颇受争议。设想中的飞机站票到底便宜多少?爱尔兰廉价航空公司瑞安航空曾计划卖站票,称票价只需坐票的1/5甚至1/25。而春秋航空公司则表示,立舱票价比经济舱低30%到40%。
折扣不同,结果一样:两项计划都被监管部门否决了。
王正华越挫越勇,坚持要“为民请命”:“中国有大量农民工想乘飞机,买便宜机票。”看来他认为站票必受农民工追捧。我看未必。
机上乘客主要有3类:商务出行、休闲旅行、回家探亲。前两类,农民工朋友难沾边,买站票最大可能在春运。可是,论班次,航空没优势;看价格,机票降价三四成,还是比硬座硬卧贵;比运力,一架飞机顶多增设上百个站位,而一列火车能运数千人。
这到底是在成全农民工兄弟,还是在“绑架”他们的意志?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