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来电平均时长年内缩短30秒
~~~来电平均时长年内缩短30秒
~~~来电平均时长年内缩短30秒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12345”来电200万
来电平均时长年内缩短30秒
徐轶汝
  本报讯(记者 徐轶汝)今天上午,“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迎来开通以来第200万个电话。记者获悉,今年市民热线有两大目标:一是力争年内缩短来电平均时长30秒,热线接听更畅通;二是在今年6月底前,市民热线应用管理系统将与市网格化平台业务系统全面对接,工单处理更迅速。

  衡量一条热线是否成熟,平均通话时长是个硬指标,考验着热线内部机制是否顺畅,话务员业务能力是否过硬。目前,“12345”的平均通话时长为8分钟,包括5分钟的通话时间和3分钟的后台录入时间。到今年底,市民热线将缩短来电平均时长30秒。

  别小看这30秒,“12345”覆盖业务范围广,每通来电时长差异很大。咨询类来电三五分钟就能完成;而求助类和投诉类电话的接听时间相对较长,个把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市民热线相关负责人表示,压缩30秒,关键加强话务员的业务能力。市民热线将按照来电种类分别制定通话时长参考标准,同时对话务员展开多渠道、多层次的加强培训。

  目前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建成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管理内容包括无照经营、非法占道堆物、违法搭建等影响公共管理秩序的行为,以及窨井盖、消火栓、电力杆等公共设施、设备损坏等。

  而这些,也是“12345”来电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在两个系统打通之前,区县在办理类似工单时,要将市民热线系统中的工单内容,通过手工复制到网格化平台,处理完再反向复制回去。

  按照市领导提出的“资源共享”的要求,系统在年中实现对接后,来电数据同步传输,信息接收和反馈更顺畅,工单流程全监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兴隆村旧改:闸北首现“零强迁”
“12345”来电200万
引导人口由特大城市向周边转移
新民晚报要闻A03“12345”来电200万 2014-03-17 2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