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扫墓成为时令行当
清明扫墓是传统,没有时间雇人代?来自赶集网的数据显示,从3月25号至今,平均每天在赶集网上搜代人扫墓的人次约为1.2万,其中京沪穗等一线城市人最多。而目前在淘宝、赶集等网站上,代客扫墓的业务成了当令的网上服务业大热门,买家只要付200元-600元不等,卖家会按照买家的要求提供代为扫墓服务,一般包括代拜代跪、代献花果、打扫墓碑、默哀致敬、烧纸钱等项目,时长大约在30分钟左右。
如果买家有特殊的定制要求,比如通过手机让卖家在墓前放一段买家对已逝的亲人要说的话,则价格还可以再拉高。据悉,一般这样的代人扫墓仪式结束后,买卖双方会以现场高清照片或视频作为支付凭证。
烧纸祭品充满网民想象
不光是代人扫墓成时令行当,如今作为清明传统之一的祭品,也被别出心裁地注入了“互联网思维”。在淘宝上,目前能搜到的和“清明节”有关的商品就超过1万件。除了青团、鲜花、纸钱照旧外,今年纸扎的祭品越来越有想象力。
比如:相比前几年用纸iPhone4就能“安慰”逝者,如今必须要升级到纸iPhone 5s版本,且充电器也必不可少;“女式纸衣5件套”里有豹纹装、牛仔服、花旗袍;还有吸塑的“烟酒组合”,吸塑的豪车、飞机、游艇。最牛的,还属便携的折叠式立体纸模“独栋别墅”,买特大号1.5米高的店家还承诺送“地契”或“房产证”。
清明扫墓来历鲜人知
要么没时间去扫墓,要么异想天开烧纸,可你知道清明的来历吗?来自人人网的最新统计显示:在最新针对千名高校学生的网调中,有近八成人能说出清明节的具体日期,却几乎没人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仅有两成多学生可以准确背出“二十四节气歌”;此外,还有约28%的学生认为传统节气已经缺乏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
实际上,古时前一天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后一天清明节,主要用于指导农耕。由于两节只一天之差,后为方便才“合二为一”,这才是清明节扫墓的源起。在清明的传统里家家蒸青团,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拔河、斗鸡、蹴鞠、扑蝶、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既有祭祖扫墓的悲思,也有踏青斗趣的欢动,清明理应过成一个有特色、多样化的传统节日。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