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救人的故事
高兴
  高兴

  一颗心,飞越几千公里,在众人的悉心呵护与数以万计的网友关注下,延续了另一段鲜活的生命。昨天,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做了心脏移植手术的小包,情况越来越稳定。

  回过头来再看前几天那段社会爱心接力佳话,我却突然想到了另一桩救人的故事——2012年年底的一天,同样在北京,一名被车轧成重伤的骑车人,在被救护车送往医院的路上,因为路堵且路上的车几乎都不让行,结果伤者死在了路上。

  其实早在2003年,世界赛车界就惊呼:中国满大街都是赛车手。后来,F1来到中国。

  11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救护车仍是“载着要救的人,寻着要死的缝”。交通秩序在大量私家车涌入之后,更是没了改善的物理空间。而像救护车这样的特种车——本应如安全车在F1比赛中的待遇,却屡屡遭到忽视。

  爱心接力很感人,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甚至飞机都可以早飞,这,绝对堪称极致完美。

  可反过来想想,这种情况毕竟很少碰到。那位直升机机长后来坦承,爱心接力任务成了一个社会公益行为,当中涉及的费用,谁也没想到去要,都是各自付各自的。尽管国家相关政策还未出台,航空救援仍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但真正符合直升机空中救援要求的,还是不多。

  而身边的救命事却天天发生,再简单不过的给救护车让道,却很少人有这个意识,哪怕知道不给这些正在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让行是一种违法行为。这种对社会公共秩序的藐视,或者是对生命的漠视,似乎应该更多地受到我们的重视。

  我们这个社会,不能仅靠爱心来生存。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公德,才能真正撑起我们的高楼大厦。

  所以,当您在社交网站上为这则爱心接力点“赞”时,也请在现实生活里,给那些“救命车”让开一条道——别跟我说马路太堵,马路上的空间就像睡大通铺一样,挤一挤总归有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幸福之门/专版
虚拟运营商的现实意义
救人的故事
你所未见的“舌尖”
心存敬畏 不要心存侥幸
批评不可学霸王
校园里的官衔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救人的故事 2014-05-06 2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