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06年,江苏省涉外婚姻年龄差距在5岁以内的占29.5%,去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5.5%。
韩国小伙猛追南京女孩
“把倩倩追到手,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日前在江苏省涉外收养和涉外婚姻登记中心,32岁的韩国男子小朴说,倩倩曾在韩国读研,对韩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相当了解和适应。“当时,我们就认识了,那个时候对她就有好感。”
后来,小朴到南京工作,见到倩倩的机会多了,就开始猛追这个南京女孩。“倩倩喜欢吃香菜,但韩国没有香菜,我就逼着自己吃,尽管不爱吃,但还装着很喜欢吃。”小朴边说边对未婚妻做鬼脸。
倩倩告诉记者,自己只比男朋友小4岁,年龄相差不大,又有韩国留学经历,对中韩两国都有着特别的情感,因此两人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信心。
近半年龄差5岁以内
当天的涉外婚姻登记中心,还有位来自加纳的男子,他正用熟练的中文与一位来自太仓的女子对话,在人群中特别显眼。据了解,他们的年龄分别是39岁和34岁,已经认识七八年了。“我和她认识很长时间了,虽然感情上一直很稳定,但毕竟我们两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所以在相处上花了不少时间,经历很多风雨后,最终才确定她就是我想要共度一生的人。”该男子说。
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涉外婚姻年龄差距在5岁以内的占29.5%。至去年年底,江苏省涉外婚姻处共登记1672对新人,其中年龄差距在5岁以内的共760人,占45.5%;差距在6—10岁的共416人,占24.9%;差距在30岁以上的只有13人,占0.8%。
涉外婚姻“去功利化”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涉外通婚基本上是外国男子到中国寻偶,而且多为‘老夫少妻’,年龄差距很大。”南京婚姻咨询中心一位长期从事婚姻问题研究的专家介绍说,那个时候,很多国内女青年为了“更好的出路”,和国外大龄男子结婚。后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民间交流增多,过去常见的“生存式通婚”如今已很少见。涉外婚姻正逐渐“去功利化”,并回归婚姻的本来面目。
“越来越多的外国中青年男性到江苏工作学习,他们与本省女青年在长期接触中产生感情。”江苏省涉外收养和涉外婚姻登记中心主任梦洁说,眼下,到中国觅偶的外国男性年龄多集中在30至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占到整个涉外婚姻的七成以上。
殷学兵 马道军 鲁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