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毛坦厂中学
孙佳音

  孙佳音

  “我们从全省各地来到我们毛中,这个大山里面的一所中学。我们沿着弯弯山路,进到这个里面来干什么?来学习来了,来静心,来修道来了。”镜头里,头顶发亮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慷慨激昂,“现在我们要出关。”然后,漫天的试卷和讲义纷纷扬扬,很快地面被覆盖成了白色。然后,数千盏孔明灯被先后点燃放飞,把天色和少年的脸都映得红彤彤。

  要不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最后一集,我从来不知道“毛坦厂中学”。翻查资料,才惊觉自己孤陋寡闻。剧组去拍摄那一年,46个复读班共招收了近8000人,每个教室密密麻麻塞满170多张课桌,每排13张;班主任反复强调“收起你的个性,老师叫你怎样你就怎样”;校领导理直气壮,“我们不是压榨,是‘全方位立体式无缝管理’”;当地政府关停了几乎所有娱乐场所,镇上找不到网吧、歌厅、桌球室;甚至,所有重要路口都装有监控,只为了防止学生乱跑。

  “亚洲最大的高考机器”,名副其实。深山小镇里,少年和家长们对于高考的虔诚信仰,叫人心疼。不过回想起来,来自山东淄博的大学室友,写字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呆板得犹如七岁孩童,只为了不给阅卷老师错扣一分的机会;回想起来,妈妈也曾用一杯杯温热的牛奶,陪我走过高三的漫漫长夜,而爸爸总是说“你需要一块敲门砖”。是的,没有一个中国孩子和家长,能够完全豁达从容。毕竟卡车司机和装配工人,目前还很难获得富足的生活。

  又想起来,有长者曾告诉我,他深深记得1984年7月29日,因为那天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因为那天他知道了高考分数,确信自己将被复旦录取。“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曾与共和国的荣誉一般崇高,被一代人牢记并且践行。当然,随着社会的日益市场化、多元化,想要通过一场考试彻底改变命运,越发难了。为炼狱式的毛坦厂中学难过,却更惶恐,有一天我们不再信任高考,信任教育,甚至不再信任毛坦厂中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9天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规范管理给警枪上“保险”
脑细胞就该横冲直撞
毛坦厂中学
有限政府才能有更好作为
这办那办西瓜办
处长腐败案的警示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毛坦厂中学 2014-06-03 2 2014年06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