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干什么的?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官员的观念中,政府是管人管事的。嘴里虽说着“为人民服务”,心里想的、实际做的却是我怎么管你。因为大包大揽,什么事都要管、都想管,必然造成机构臃肿、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以致该管的管不了或管不好;由于大权在握,缺少监督,以权谋私、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之事也就在所难免,以致不该管的也要插一手。
有限政府则不仅意味着其权力有限,也意味着这有限权力是受到制约与监督的。有限政府才能有更好的作为,越是无限政府越难以避免不作为,因为政府的行政能力与作用本来就是有限的。
当今尤其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少数政府部门的“无利不起早”。
政府该做的,是与利益无关的、市场不愿或不能做的事情,最基本的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若不改变与民争利的趋利行为,就很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将失信于民。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如果政府有很大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干预企业的权力,就会相应产生一个寻租空间,所以,要政府退出它该退出的领域,就触及到它的利益了,做起来就很难。其实,这正是当今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所在。但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开放、放开,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势在必行。要让市场有效,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政府,而有效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有限的政府,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赵蓓蓓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