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毒玉雕笔洗
江初昕
  ◆ 江初昕

  笔洗,是文房中的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我收藏的这只笔洗显得与众不同,它的材质为和田青玉,主题是民间传说中的五毒动物,这在文房用具中极为罕见。

  民间传说的五毒是指蟾蜍、壁虎、蜈蚣、毒蛇、蝎子这五种动物。传说中,进入端午,天气逐渐炎热,端午节这天要驱五毒。俗谓“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气候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记》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从五月初一起,各家还将菖蒲、艾草插在门的两旁,一曰“蒲剑”,一曰“艾虎”,也为辟邪驱瘟。为辟邪,京城端午时,人们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过节。在端阳这一天,人们开展驱邪消毒的活动,如用艾叶烟熏、用雄黄水挥洒等,以消除蜈蚣、蝎子等所谓“五毒”的害虫。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一“王”字,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去,做到百毒不侵。

  不论古代或是现代,五毒文化都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表达了人们驱除邪恶、灾难,追求吉祥、富足,祈求幸福、健康等美好的愿望。

  民间盛传的五毒文化,在佛教中也有所指,佛教里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

  由此,以五毒为主题的文房笔洗,其寓意既有民间传说中身体力行,循规蹈矩,做到百毒不侵;而另一层的寓意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在清净的书房里眼前看到,要排除人间杂念,摒除浮躁,心性方能得到抚平修炼和滋养润泽。

  我收藏的这款玉雕五毒笔洗,为和田青玉,采用高浮的雕刻手法,上面雕刻有蟾蜍、壁虎、蜈蚣、毒蛇、蝎子,形象生动,外型精整清晰,各种动物形象生动逼真,动作夸张而不失真实,画面感强,寓意深刻。该器物长7.5厘米,宽4.3厘米,厚2.4厘米,重量:119.8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新民图视绘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际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8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夜光杯
   第B12版:阅读/连载
犹记年前住富春
差点“飞”走的“鹰”
九龙璧——“双湾屿”
收藏一幅雷锋版画像
五毒玉雕笔洗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08五毒玉雕笔洗 2014-06-14 2 2014年06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