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妩媚妖娆的城市,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哪里?连当地人都会告诉你:贫民窟。
著名电影《上帝之城》中,那里被描绘成毒品、暴力、抢劫、凶杀猖獗的地狱。因为贫穷,他们被现代城市遗忘和抛弃。
是真的恐怖,还是以讹传讹?记者冒着危险走进贫民窟一探究竟。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最终如释重负。其实,这里的人们又何尝不向往幸福?
最清澈难忘的笑容
身为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却都住在贫民窟,贫民窟总数有八百多个。从任何方向进入里约,都能看到一些五彩斑斓的房子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不用多问,那就是贫民窟。
世界杯之前曾有一则关于巴西的热门新闻——央视记者在线人的保护下,实地拍摄一处贫民窟,那里毒品交易肆无忌惮,人人皆有枪支武器,看后触目惊心,足以让人谈“窟”色变。
记者也有个向导,叫拉斐尔,他所住的巴比伦尼亚贫民窟,就在旅游胜地科帕卡巴纳海滩附近。这里依山而建,绿树环绕,一路往上,风景别致。而且,几乎家家户户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美丽的大海,简直就是“海景房”。要是放在香港,恐怕就是动辄价值上亿的太平山豪宅。
不过,越深入其中,你就能越发感觉它的破败不堪。房屋简陋,垃圾遍地,气味难闻,甚至于路上常常有一坨坨的大便,一不小心脚下就能踩到屎。极其糟糕的卫生条件,恐怕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安东尼奥是个七旬老人,独居。走进他的家,墙是用泥巴砌成,没有两件像样的家具,电视机类似于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金星”。他说:“儿女们都进城了,我也很多年没有工作,靠政府每月给的400雷亚尔生活。”(1雷亚尔相当于2.7元人民币)
只是,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巴比伦尼亚的残败,而是那一张张笑脸。安详的老人,天真的孩子,以及自得其乐的年轻人,即便是面对陌生的来客,他们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
你一定会被那种笑容,深深吸引、彻底打动。他们笑得淳朴、天然、清澈,几乎不含一点杂质。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已然相当稀有。
看他们的眼睛,看他们的酒窝,看他们的笑脸,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乐观、友善、满足,还有对未来的憧憬,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力量。
最遥不可及的愿望
因为世界杯,特别关注贫民窟的足球。巴比伦尼亚不算大,竟然就有两片足球场。
在山脚,一块水泥地的室内五人制球场上,几个年轻人正在比赛。钢筋做的球门已经被踢弯,可见使用频度之高;半山腰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一片100平方米见方的泥土地,插上两个低矮的木制门,四周围上网,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拉斐尔说,他的童年就是与小伙伴们在这里度过。
下山时,记者碰到一群不到十岁的孩子,身着廉价球衣,在一片不规则的地上玩得不亦乐乎,摆一双鞋就是球门。那个早就开裂、内胆都快鼓出的足球,是他们眼中的宝贝。“将来我们要做内马尔!”问及愿望,他们异口同声。
生在足球王国,每个巴西孩子都有足球梦。对于贫民窟的孩子,这个梦更迫切。大多数的巴西球星,都是在脏乱差、充斥着犯罪抢劫的黑暗下成长起来的。很难想象,这里孕育出了贝利、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罗纳尔迪尼奥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天才球星。
即便生存环境再差,几乎每个贫民窟也都会有一到两片球场,用来承载欢乐,还有梦想。那里的孩子热爱足球,因为它是一项最平民的运动。不分贫富,不论家境,只要球技够炫,就是球王。
只不过,这里的人们热爱足球,但因为贫穷,想要踏进就在身边的世界杯赛场,却无异于奢望。记者问拉斐尔会不会去现场看世界杯,他摇了摇头:“我可没有买门票的闲钱,我们都没有。”对于拉斐尔和贫民窟的人们来说,足球是伙伴,世界杯却是奢侈品。
世界杯赛场马拉卡纳球场,对面的山头就是里约最大的贫民窟之一,两者相距不到两公里。每逢球赛结束,山头星星点点的灯火中,必定有无数孩子在那翘首以盼。而他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透过窗户,眺望熙熙攘攘进出的人流。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足球这么近,世界杯却那么遥不可及。
这座“上帝之城”,距离上帝有多远?不是海滩与贫民窟的距离,不是贫穷与富裕的距离,也许,是人与人心灵的距离。
特派记者 关尹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