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China X:在哈佛教中国历史(上)
荣筱箐
中国历史课“China X”视频截图
  ◆ 荣筱箐

  两位哈佛教授共同主讲的中国历史课“China X”,以科技手段辅助授课,灵活且多样,使这门从尧舜禹说到邓小平的中国历史课成为当前哈佛大学最火爆的课程之一。

  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美国教授,着西装,系领带,面对面坐着,周围四壁环书,从背景到人都透着严谨和权威。两人的对话听上去却有点像小孩子: 

  “你可以唱那首歌吗?” 

  “我唱得没你好。你唱吧。” 

  “那么,我们一起来唱?” 

  “你唱吧。” 

  “要是我们一起唱,我就唱。” 

  然后两人心有灵犀同时开口,用浑厚的嗓音和字正腔圆的中文齐声唱起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谣《两只老虎》,歌词却改成:“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Republic,元明清Republic,毛泽东,毛泽东。” 

  曲罢,两人又调侃着解释这首歌的意义: 

  “如果你每天唱一次这歌,你将会记住中国朝代的顺序。这个很有效,我敢打保票。” 

  这段视频自从去年年底登上了中国各大网站并被众多媒体转发后,唱儿歌的教授——哈佛大学中国历史专家包弼德和柯伟林在中国名声大噪,一夜之间拥有了学术界之外的众多粉丝——毕竟年过半百的学术权威不端严师的架子,而是如此充满童趣地介绍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并不常见。 

  这段视频只是两位教授共同主讲的中国历史课“China X”第一节中的一个片段。在课上,两位教授并非全程“卖萌”,却常常跟学生分享这样轻松的学习窍门,比如让学生把“云南”想成“云的南边”、把“西藏”想成“西边的储藏室”来记忆地理位置。

  这种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独树一帜又饶有趣味的演绎,对了解或不了解中国的学生都有一定吸引力,也使这门从尧舜禹说到邓小平的中国历史课成为当前哈佛大学最火爆的课程之一。课程视频去年10月通过哈佛网络公开课平台edX免费对外发布后,到今年3月已经有来自19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学生正式注册听讲,其中10%来自中国,这还不包括通过哈佛与中国合作伙伴优酷网随意观看的几千名网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包弼德和柯伟林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过去两三千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她现在又再次踏上了富强之路,了解这样一个国家的发展脉络非常重要。对于中国的听众,我们也想向他们展示外国学者是如何看待中国历史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历史一样做出了严肃和正面的评估。”包弼德说。 

  柯伟林则认为,“历史的叙述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美国历史和中国历史都是如此。我们希望美国学生能够由这门课开始终生的学习,自己去发现真实的中国,也希望中国的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看到中国历史在外人眼中的样子。” 

  新技术与老课程

  其实这门中国历史课在哈佛的课程中算得上“历史悠久”了,它的起源是中国近代史泰斗费正清和日本问题专家赖世和在1939年共同创立的东亚文明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很多著名的学者都曾经主讲过这门课,到1990年接力棒从新儒家掌舵人杜维明教授手中传给了包弼德,两年后擅长古代史的包弼德邀请专攻近代史的柯伟林加盟,两人共同执教至今。 

  虽说几经转手,但历任主讲人都尽量保存和呵护着这门课的传家门风——细枝末节的忠实传承,让人觉得历史不过是恍然一瞬。比如如今的授课地点仍然是在费正清当年授课的燕京图书馆;比如包弼德和柯伟林最初上课时使用的仍是费正清当年用过的老式幻灯机和他3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图片,“直到90年代末这台老爷机开始故障频出,而最后一个会操作这种机器的技工也辞世之后,我们才进入了数码时代。”柯伟林说。 

  但这次与新科技的拥抱对这门课来说注定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两位教授2008年自录的课堂录像,原本是为方便缺席的学生补课用,被哈佛进修学院拿来放在网上免费供公众观看,“他们觉得可以用这门课给哈佛打个好广告。”包弼德说。这种想法被证明是正确的,当年的免费录像吸引了六万多名网上旁听生。 

  随着网上公开课技术的成熟,两位教授决定更进一步,将这门课重新编排录制,拓展新技术所提供的更多可能性,使更多人可以从中受益。从去年10月开始在网上发布的新录制的课程分十个部分,每部分分三到四周讲解,以时间、空间和身份认同为主线,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思想根源讲到共和和改革开放,课程上传时间表已经排到了今年年底。 

  新版课程授课背景从教室换到了演播室,哈佛馆藏的中国文物以3D图像全方位展示,在教学中还首次使用了互动式历代演变的中国地图,同步显示的中英文字幕,尽显新科技教学的魅力。镜头不时追随主讲人的脚步走出演播室,拜访20多位哈佛学者,从开设了另一门火爆的中国古代哲学课的迈克普特、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宇文所安,到写《邓小平传》的作者傅高义一一“上镜”,从各自角度讨论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每段课开始都先出统一题头,看上去有如一页泛黄的史书,配上哈佛学生演奏的一段古筝主题曲,课程按部就班向网上传送,精致、精彩,让人对下一节课迫不及待,有如看一部当红的电视连续剧。甚至于包弼德都不愿拿这套课程录像和已经很经典的2008年授课录像的版本进行比较,“我希望2008版本从网上消失。”他笑说。

  相比技术革命带来的新鲜感,更深入的变化是西方学者和公众几十年来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哈佛中国历史课的历代授课中也体现出来,使这门历史课本身足以成为一个历史研究的一种样本。

  著名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弗·莱登在为这套网上课程特别录制的宣传片中的一句话很能体现这样的变化:“拿破仑说,‘当中国醒来时,她将震动世界’。21世纪的中国显然已经苏醒了,但一个更好的问题是:中国曾经沉睡过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4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5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
   第A15版:长三角/综合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China X:在哈佛教中国历史(上)
罗斯福和他的特使们
宁波商人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4China X:在哈佛教中国历史(上) 2014-07-07 2 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