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真是雪上加霜
等承德坐下,天敏向他汇报了事情的过程。今天一早,车间火药快用完了,派人去拿火药,进了仓库,发现火药都浸水了。
“上半夜阿拉去拿火药,还是好好的,咋几个小时就浸水了,而且天没有下雨啊?”天敏大为疑惑。承德急得直跺脚。他太清楚火药浸水将带来的灾难。火药是火柴制造必备原料,虽然用量不算太多,但是没有火药,火柴是万万生产不出来的。
承德马上与天敏赶到厂里,他要亲眼看看到底是咋回事。火药仓库在工厂的角落上,外面是一条路。承德到现场一看,情况就明了:仓库顶上被人挖开了一个口子,大量的水就是从这个口子流入仓库的。再看看路上,也有明显的水渍,看来,半夜里有人在这里用水管向仓库注水,才导致几千斤火药全部浸水。更可恶的是灌进仓库的不是平常的水,而是在水里加上油和盐。事情再明了不过了:这是有人蓄意破坏!这一招实在阴狠,这些火药浸水,就是赶紧派人到山西采购,来来回回工厂至少半个月难以开工,这一拖,要按时还清贷款已无可能。
承德一下子瘫痪了,他怔怔站着,不知道如何是好。搞这种破坏的肯定是东洋人,只有东洋赤佬才干得出这种下三烂的勾当。天敏判断。承德也认为这是东洋赤佬做的丧心病狂的破坏,但是证据呢?证据何在?真是雪上加霜啊!承德感到天要塌下来了。
等心情沉静下来,承德与天敏商量,承德说,现在默涵在湖北,那里离山西近些,不妨叫他马上去山西采购火药。天敏说,叫默涵去山西,时间拖不起,而且默涵不认识那个地方,不如阿拉直接发电报给山西火药厂,让他们急送200斤火药,要快,路费由阿拉承担。有了200斤火药,阿拉可以先生产起来,其余阿拉再去采购。
承德觉得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命天敏赶紧派人到电报房发电报。
哎——,又是几千块大洋没了,承德心痛不已。他知道,火药这东西不能晒不能烘,一旦浸水就基本报废了,况且,那还是掺和了油和盐的水。
看来只能变卖工厂了。承德无望地想。如果有人接手,就是便宜几万两,也决不卖给东洋人。承德恶狠狠发着毒誓。
承德没有想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为他带来了胜算,有个实力雄厚的团队向他伸出了有力的援手,就是这个团队,十多年前曾经与法国佬作过坚决斗争,最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四明公所血案,这是宁波人同乡团队,它的核心就是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是旅居上海的宁波人自发组合的同乡组织。又称宁波会馆,是旅沪宁波同乡筹资建造的会所。
深秋,上海老城厢外已是一片肃杀,那些梧桐树宽阔的叶子,已经抵挡不了秋风的扫荡,一片片离开树枝,飘飘扬扬掉落下来,在梧桐树下铺上了一层褐黄色的残叶,人踏在上面,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老城厢北门外一所朱红色的楼房客堂里,壁炉的火烧得正旺,屋子里特别的温暖。此时,客堂里椭圆形大桌子围坐了30来个人,他们是上海四明公所会董,现在正在开会。
“诸位会董,今天我们召开一次临时会董会议,有一件事情想给诸位商讨一下。”主持会议的是四明公所执行会董叶先生。叶先生年届花甲,长得清瘦精神,他是上海滩上著名的五金大王。前两年,他把经营的产业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全身心处理四明公所的常规事务。
“考虑到诸位事务繁忙,我也不说客套话了,就开门见山谈事体。今朝,阿拉请大家商讨的是章承德先生的火柴厂贷款问题。章先生大家都熟悉,他是阿拉四明公所会董,也是宁波旅沪商界后起之秀。这几年,章先生非常热心阿拉四明公所事务,多次出资帮助宁波同乡,这些事情,我想大家已有耳闻,我也不一一介绍了。但是现在,章先生遇上了一个很大的麻烦。今年年初,他开办了一家申甬火柴厂,现在火柴厂运作的情况很好,但是因为一笔贷款,现在火柴厂很有可能要被东洋人吃掉,对这桩事体,我本人表示非常可惜,所以召集诸位,把问题亮给大家,希望诸位帮助出出主意,协助章先生渡过难关。”叶先生说话慢条斯理的,一口夹杂着上海话的宁波口音口齿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