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商业地产蕴含的巨大风险,从各大知名地产评估机构到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已经反复示警。上半年,在一些二线城市已经出现商业地产空置率连连攀升、租金连连下降的局面。体量大、占地多、套现难,商业地产不同寻常高速增长,不仅意味着金融风险,也意味着巨大的资源风险。最近三年来,针对住宅领域的房地产调控,使地方政府面临“卖地财政”的巨大压力,于是一些地方暗度陈仓,对开发商转战商业地产推波助澜。今年以来,在住宅用地价持续低迷之际,许多城市的商服用地仍一枝独秀,这背后,就是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一拍即合。
商业地产项目异常火爆背后,地方政府的畸形政绩观在推波助澜,似乎一个城市没几个“高大上”的购物广场就面上无光。城市综合体、超级购物中心、娱乐商城,打着各种旗号高速膨胀的商业地产,本质是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下,逐利资本改头换面与“卖地财政”暗合生出的“政绩泡沫”。在很多省会城市,不仅要上购物中心,而且每一个城区甚至每一届班子都要有自己的购物中心。
专家认为,商业地产泡沫是住宅地产泡沫的转移,而且破灭得会更快。因此,各方要对商业地产风险高度警惕,尤其要大力挤出商业地产中的“政绩泡沫”。
据统计,目前仅成都在建购物中心总规模,已经达到巴黎在建购物中心面积的20多倍。盘点最近各国的房地产危机,归根到底是房地产供给脱离普通人需求,超出普通人购买力,透支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需求。撇开普通百姓购物能力的商业地产开发就像脱缰野马,马背上还载着地方政府的扭曲政绩观。对这匹野马,是时候抓住缰绳了。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