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2003年3月20日,驻科威特的美军突然越境,揭开伊拉克战争的序幕——~~~
2003年3月20日,驻科威特的美军突然越境,揭开伊拉克战争的序幕——~~~
     
2014年07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3年3月20日,驻科威特的美军突然越境,揭开伊拉克战争的序幕——
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征战巴格达
风雷
■ 美陆战第1师多次展开敌前渡河作战,由工兵营架设浮桥和便桥
  尽管美国国务卿克里最近在接受专访时承认,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的第一场大规模陆空协同作战,其中美军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让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不过,如今谈起这场战争,人们往往将焦点放在主攻巴格达的美军第3机步师身上,对美陆战第1师少有提及。最近,美国《军事历史》披露了美陆战第1师在助攻巴格达时的曲折战例。

  其实在伊战爆发前,由于美军陆战第1师编制内的机械化程度偏低,负责指挥作战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不仅没把他们安排在主攻方向,还特意把陆战第2、4师部分兵力加强给该部,免得他们因攻坚能力不够而拖后腿。据统计,陆战第1师从陆战第2、4师获得1个坦克营、1个装甲侦察营和2个两栖战车营,从而使该部拥有的M1A1主战坦克激增到125辆、LAV-25装甲车263辆,还有525辆AAV-7两栖战车。

  奔袭鲁迈拉油田

  按照计划,美陆战第1师应该在当地时间3月21日晨6时发起进攻,但在20日凌晨3时却接到命令,要求他们在当天8时30时提前发起攻击,因为弗兰克斯通过情报预判,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可能派部队破坏南部的鲁迈拉油田,制造“人工火海”迟滞美军推进。陆战第1师师长接到提前进攻的命令后立刻下令麾下战力最强的第5团开拔。

  8时整,陆战第1师炮兵开始30分钟的炮火准备。因气候条件不佳,原定的空军助战受到影响,只能由炮兵担当主力,勉力瘫痪鲁迈拉的伊军(第51机械化师)阵地。在炮火准备结束后,陆战第5团由第2装甲营打头阵,3个机械化步兵营协同,从科威特突入伊拉克境内。为了避免油料补给困难,第2装甲营的M1A1坦克都加装了外挂油箱。

  美军第5团的首要任务是拿下鲁迈拉油田西侧的炼油厂,虽有强大炮火先行扫荡,但第5团攻入伊拉克境内不到3千米就遇到伊军依托工事抵抗。靠着装备优势,美军第5团迅速粉碎抵抗,逼近鲁迈拉油田。此时,美军陆战第7团也在21日6时起对鲁迈拉油田东侧的巴士拉国际机场发起攻击,该团由重武器连和步兵连联合组成的反坦克特遣队充当先锋,搭乘悍马高机动车前进,遇到伊军防御阵地时,先用M2重机枪和MK19榴弹发射器压制伊军步兵,再以陶式导弹逐一消灭伊军T-55坦克(伊军用坦克充当固定火力点)。

  到3月22日,美陆战第1师拿下鲁迈拉油田,伊军第51师全军覆没。原本,美陆战第1师应于23日沿一号高速公路挥军北上,但因气候恶劣且补给不畅,不得不推迟到3月30日才重新发起进攻。

  遭遇共和国卫队

  4月1日,美陆战第1师所属第5、7团均打到伊拉克首都周边,与美第3机步师呼应,对巴格达形成合围态势。为了切断巴格达守军与外界的联系,美陆战第5团打算寻找渡口,强渡底格里斯河,占领六号高速公路,但频频遭到负责巴格达外围防务的伊军精锐共和国卫队的小分队袭击,防不胜防的RPG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打得美军士兵不敢离开己方火力掩护范围。

  由于伊军利用城镇建筑物为掩体,美军呼叫来的空中支援难有作为,指挥官只得使用“龙眼”无人机(重2千克,可低空飞行1小时并传输实时影像)刺探伊军阵地,发现目标后由M1A1坦克进行集火射击。

  经过反复争夺,4月2日,美军第5团终于拿下一座横跨巴格达外围运河的桥梁,在工兵确认桥面强度满足坦克开行要求后,5团团长立刻命令第2装甲营和1个机步连过桥突击。同时,美陆战第1师直属工兵营还用6个半小时在底格里斯河上架设了一座长约145米的浮桥,以便后续部队快速通过。

  当第2装甲营攻入巴格达市区后,马上就与伊军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的一个装甲营发生激战,同时许多支持萨达姆的逊尼派民兵和外籍雇佣兵也加入战局。麦地那师装甲营把主力(2个机步连和1个T-62坦克连)布置在街道入口,并沿道路周边布置装甲车和机关炮,阵地后方则部署迫击炮。然而这种传统阵地战的布阵形式却正中美军下怀,因为他们长年接受的训练就是突破防线和攻坚,结果美军第5团先以装甲营正面吸引伊军,再以机械化步兵迂回,配合两栖战车和迫击炮的火力支援,迅速深入伊军阵地侧翼,导致伊军防线瓦解。战斗中,美军只损失了1辆坦克。

  4月3日清晨,美军第5团再次与麦地那师装甲营交战,不过这次伊军学乖了,他们利用地形设伏,对乘坐轻装甲车辆的美军先头部队造成杀伤。美军不得不调整攻击队形,在进攻路线两侧用M1A1坦克保护,中间则留给轻型车辆。同时,美军AH-1W武装直升机也密集出动,在离地10余米的超低空用机炮扫射埋伏在建筑中的伊军。

  强渡迪亚拉河

  4月6日,美军陆战第1师主力抵达巴格达市郊。此时的伊军已是强弩之末,尽管麦地那师仍在抵抗,但其友邻部队已逐渐崩溃,负责侧翼掩护的伊军第43机械化旅甚至一枪没放就放弃了阵地。

  尽管伊军的抵抗不再是问题,但美陆战第1师却遇到地形上的阻碍:伊军事先对巴格达市区东部横跨迪亚拉河的南北两座桥梁实施了爆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陆战第1师拿出看家本领,准备实施敌前两栖渡河突击,其作战目标有二:一是抢修现有桥梁,二是敌前渡河,占领桥头堡。具体安排是,由陆战第7团主攻,在第5、1团支援下由北面两栖浮渡,然后迂回进入巴格达东区;师属工兵营在陆战第7团掩护下抢修桥梁。对他们来说,当时的有利情况是美第3机步师已于4月5日攻进巴格达,导致正面伊军无心恋战。

  7日6时,美陆战第7团派出AAV-7两栖战车泛水突击。在第一波车辆下水几分钟后,伊军炮兵稀稀拉拉地打来一些炮弹,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一辆AAV-7,造成2名美军死亡,其余两栖战车全部成功上岸,并开始向外扫荡。与此同时,美军工兵营开始架设浮桥,并于16时30时完工,然后又以原桥梁残骸为基础架设便桥,于次日竣工,可让陆战第1师主力渡河。

  在另一座桥梁处,情况有所不同,美军发现桥梁爆破并不彻底,只要用M60架桥坦克开设便桥即可过河。可是伊军在引桥和附近道路埋设了地雷,必须先派工兵排雷,但伊军又频频从对岸放冷枪,让工兵的排雷作业难以进行。美陆战第7团只能派出坦克进行火力掩护,并召唤武装直升机支援,一旦对岸伊军开火,就用猛烈火力展开回击,这才让工兵顺利完成排雷作业。

  等到美军第1团成功渡河后,伊军的抵抗瞬间消失。渡河成功的美陆战第1师在4月9日和美第3机步师在巴格达市中心会师,正式宣告萨达姆政权倒台。

  战后反思

  战后,有军事专家认为,美军陆战第1师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在渡河作战时表现出色。虽然他们使用的AAV-7两栖战车看似笨重,但该车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可达72千米/小时,比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更快,且可容纳21名武装士兵,运载能力强于M2战车(可载7名士兵),便于美军快速推进。另外,AAV-7的火力虽然不如M2步兵战车,但车载12.7毫米重机枪和40毫米榴弹发射器足以提供火力掩护。AAV-7的最大弱点是装甲薄弱,不足以应付RPG火箭弹,需要额外的附加装甲。

  美军陆战第1师的另一个强项是拥有工兵和架桥坦克,以及足够的浮桥器材。这使该部队在快速推进时能迅速突破不利地形,从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如果美陆战第1师不能及时赶到巴格达,美第3机步师即便率先攻入巴格达也难以单独平定当地局势。    风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专版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4版:广告
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征战巴格达
1953年,美国中情局颠覆伊朗政府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征战巴格达 2014-07-17 2 2014年07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