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世界握手言和
付可欣
  ◎ 付可欣

  邓一光的《你可以让百合生长》摘得第三届郁达夫中篇小说奖的桂冠,格非的《隐身衣》以两票之差落选,但不可否认,这部作者自“乌托邦三部曲”以来对现实世界高度的关注与思省的作品再次引起了媒体与读者的关注。

  《隐身衣》里的主人公“我”是当代的一个经营并组装音响器材的男人,作为资深音乐发烧友的主人公,以为高端客户定制高级音响设备为生。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神秘人物的订单,从此陷入诡异莫测的谜局……小说设置了重重悬念,通过“我”与姐姐崔梨花、姐夫常保国、童年伙伴蒋颂平、神秘客户丁采臣等人的故事,反映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社会剧变中的人们追名逐利而起伏跌宕、凶险无常的命运,以及对爱情、友情、亲情的反思与拷问。

  《隐身衣》前半部分可以看作是长篇小说《春尽江南》的浓缩版,继续沿袭格非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主人公的身份虽然从诗人改变为一个靠制作音乐器材为生的“手艺人”,但近年弥漫于格非小说中失败的情绪并没有消散,“手艺人”所沉迷的古典音乐始兴时朦胧的光晕也早已荡然无存,于是他们甘愿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无息,以迟缓的节奏走丢在时代之外。故事就在“我”散漫的活动和记忆中展开,行走于客户的住所,看暴发户的附庸风雅,听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其中,格非借“我”的视角对世人世事进行了或明或暗的“讽刺”。比如,当“给我一杯忘情水”这样轻佻的哼唱,从珍贵的阿卡佩拉扬声器中发出来的时候,“我”浑身上下立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再比如描写那些“杞人忧天的学者和教授”:他们成天在网上指东说西,似乎人人都是治理国家的行家里手。他们的言论,有点像紊乱的内分泌,一嘟噜一嘟噜地往外冒傻气,又有点像是出疹子,一阵冷,一阵热的。

  《隐身衣》中的“我”是个音乐人,或者说是个与音乐有关的手艺人,“现如今,论起手艺人的地位,已经与乞丐没有多大区别。”“我”遭受前妻出轨,被姐姐、姐夫联手逼迫搬家,向所谓感情至深的朋友求助而被拒之门外,遭遇客户拖欠尾款,几乎到了露宿街头的惨境,接下来的经历却是扑朔迷离,丁采臣的死亡到底是真是假?盘龙谷别墅群里被毁容到面目全非的女人是谁?对于《隐身衣》这一名字,作者同样没有明确的交代,“我”置身在古典音乐中,遗忘于世界之外,也许音乐就是作者的隐身衣?也许刀疤女子脸上的刀疤就是其隐身衣,隐藏过去人世的全部生活……好在文学的魅力之一便是对其解读的多样性。

  格非绝非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作家,他显露出对当下环境深刻的洞察力,他对浮躁的社会极端不满之后沉溺于一种优雅的伤感落寞,而在《隐身衣》中,他最终与生活握手言和,文章结尾通过透着哲理之光的文句做了诠释:“如果我们不是特别爱吹毛求疵,如果我们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掉怨天尤人的毛病,就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化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新闻面对面
   第A14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家装专版
每个人都是迷失在这个世界的孩子
生命绝境中的旷世爱情
新书推荐
与世界握手言和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与世界握手言和 2014-12-28 2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