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妮妮实施“挫折教育”发生在2014年12月28日这天下午。妮妮四岁零四个月。
姥姥妈妈和妮妮在姥姥家一起玩游戏,“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跳绳”、“踢球”……一个个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妮妮情绪高涨。
在玩“拔河”游戏的时候,妈妈姥姥总是让着妮妮,妮妮总是赢,妮妮乐得哈哈大笑,因为赢了可以在额头上粘上一个红色五角星作为奖励。
突然,妈妈发现了问题对姥姥说:“我们不能老是让着她,到社会上后谁会让你?”
果然,当妈妈把绳子往自己这边拉的时候,妮妮输了:“我不要输,我要第一,我要赢!再来一次再来一次……”一边大叫一边大哭的妮妮让姥姥傻了眼:“好吧好吧,妮妮第一妮妮第一。”姥姥心软了准备再和妮妮拔一次让一回。
“不行!”妈妈给姥姥使眼色坚决地说:“输了没有关系啊,只要努力就好。”“对啊,输了但是自己努力了姥姥也给妮妮奖励。”激愤中的妮妮还没有缓过劲来,有点小发飙:“我就要赢我就要赢……”
妈妈和姥姥拔河,示范性“使劲”的姥姥输了,妈妈给姥姥额头上奖励了一个五角星。
妮妮的哭声没了,姥姥帮助她擦干净了眼泪。
游戏继续。在第五次,妮妮输的时候没有哭,坦然面对失败,默默地让妈妈在额头正中粘了一个五角星。
妈妈在微信上的留言是:今天给杰妮上了重要的一课——输了不哭。第一次输了满地打滚说输了没有五角星了;第五次输了不哭了。奖励五角星!
人生从容,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