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朋友家串门,他那刚上初小的孙子兴冲冲为我送上一杯茶,没想到茶水太满太烫,一不留神泼出,小孩叫了起来,手上烫红一片,朋友夫妇俩为此事口冲了几句。用烫伤药给小孩涂上并夸了几句小“男子汉”勇敢后总算无事。宝宝仔、肉肉仔的孙辈能当祖父母的小助手,又能礼貌待客,难能可贵,我生在教师之家,亲戚中有二十多位在教育岗位,朋友便顺势问起鄙人家教之事。
我的双亲十分好客,因此家中来客较多。我上了小学后,凡有客上门,奉上茶水是我愿意干的家务事。母亲教导我们兄妹,客上门杯中茶倒七分,桌上斟酒要八分。茶水太烫太满容易外溢,倒酒八分如要敬酒碰杯稍有晃动也溢不出杯。现在,我的孩子也早已知道“茶七酒八”。
上海本地人亲戚多,一年中婚丧大事聚在一起机会也多。小孩最害羞的是“叫人”,怕叫错长辈的称呼。母亲从“叫人”开始启示我们兄妹,她常说:“叫人不蚀本,舌头上打个滚。”叫人成了我们小时候的“脱口秀”,长辈称呼搞得清清楚楚,叫人又叫得响亮,这一习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保持到老年,亲切招呼老师、长辈、朋友、同事、同学、邻人……
为了不让我们当“窝里大阿哥,出门就吃苦”的愣头青,父辈要求我们从这些小事做起。“三岁定终身”,成才靠“第一任老师”——我感谢父母亲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