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了北方的海边。下榻的地方有个海鲜小集市,东西新鲜又便宜,哥们几个像老鼠掉在米缸里,每天兜一趟,挑选后兴冲冲拿到小酒馆加工,吃得心满意足,打着饱嗝出门。如此这般3天,笔者回来后上吐下泻,看病吃药。同行中,有位仁兄状态跟我差不多。想来是海鲜在肚子里大闹天宫了。可有吃货朋友在微信里“幸灾乐祸”:“偶们吃海鲜,喝白酒,啥事也没有。”而你猜猜我们当时喝的啥,啤酒!晶晶亮,透心凉呃!
按时下流行,鄙人有的时候被人称作“老师”,而那位呕吐得惊天动地的朋友,还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但这回双双自我感觉都打折扣了:“老师”两字受之有愧,连生活常识都得活到老学到老呵!
其实,只要稍稍谨慎,少一点吃的任性,何至于此呢!海鲜吃坏人的事儿,过去常常听闻。朋友中有位曾经是知青,在第二故乡时结交了个“小芳”,日久黏得过紧,一不小心使“小芳”怀上了。那年头,这类事风声泄漏的话,后果很不妙。为保险起见,女孩跑到男友遥远的家乡,由男方家人找关系,顺利做了人工流产。此事原本算掩饰过去了,没想到男孩忽然接到家中告急电话,说女孩又送医院了,情况严重,家人都快急死了,令他速回!男孩心惊肉跳,胡乱编造理由告了假,在同事猜忌、疑问的目光中匆匆赶回家一看,女朋友像没事一样!原来,她出了医院后,家人做了好吃的款待,沿海地区常见的梭子蟹,内地长大的女孩没见过,当下放开肚皮,大快朵颐,家人想劝阻,开不了口。蟹乃大寒之物,她刚下手术台,哪能受得了,不久便肚痛如绞,把全家人吓得半死!丢人现眼的事原想打闷包,结果纸没包住火,弄得风生水起很难做人。都是梭子蟹惹的祸!
日常生活里,吃的任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偏食,最为常见。不对胃口的,筷头丝毫不沾。其实,即使不从营养平衡上来说,就是出于对烹饪者、请客者的尊重,为了不浪费,你也不宜过于偏执。而有的东西不吃,并不是不爱吃。譬如小青年不吃水果,很多是因为懒惰,不肯削苹果梨子的皮。这些被父母从小喂食宠坏的主,长大了只碰橘子香蕉等“懒汉水果”。有些老年人也很逗,新鲜水果舍不得吃,发现烂了才吃,于是烂的刚吃完,好的又放烂,结果从头至尾吃的都是烂水果。有做女儿的,忍无可忍,有天偷偷把老爸老妈家的烂梨子扔了,却发现老两口马上停止吃梨。一问,老妈顺口应道:还没坏脱呢,吃伊做啥?你瞧,已成思维定势啦!
不同地方的人,饮食习惯相异。人到他乡,适应不了那里的饮食,情有可原。不过,小的遗憾因此而显见。笔者每次去重庆,同行中总有个别不沾辣的,聚餐点菜谁都会细心照顾他。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爱与友情,在这里得到了升华。问题是,厨房师傅的感觉不见得好。人家做惯了麻辣,你说少放辣,他容易理解不易拿捏。你说不要辣,他又犯难,不要辣要什么?说不定给你整出个不伦不类的菜来。同行者众口难调,所以不要指望在外能品尝到正宗的地方口味,友情高于美味,你得心平气和接受。想起个笑话。20多年前,在长沙市东塘的一间小酒馆里,鄙人因为天天吃辣,倒怀念起江南的糖醋带鱼来了。于是有一天问老板娘会不会做。她不假思索:“会。”结果,端上来我一尝厥倒:一盆无盐无辣也无醋的甜带鱼!想想也怪不得酒家,谁叫我身为异客思江南呢!
还有种任性:遇上喜欢吃的,山吃海喝,饿死鬼投胎。有位哥们,与朋友自助游,见早餐有粘稠清香的大米粥,一气竟喝下十小碗,撸着肚皮上路,一上午到处找厕所,拖累同伴没商量。还有位老兄,到丈母娘家正赶上做汤团。这汤团用的是自家水磨的糯米粉,特别软糯爽滑。老兄平生最馋此物,加之丈母娘喜欢有加,于是食指大动捎带着拍马屁,一口气连干两海碗,到直着脖子咽不动为止。那肉馅糯米汤团不易消化,老兄接下来三天没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