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1月20日,山东日照某海滩边的防潮堤建成不足三年就被海浪冲毁(新建时曾声称能防50年一遇的海潮冲击),最薄处不足20厘米,垮塌现场只见嵌入混凝土的石块,不见一条钢筋,“令养殖区的渔民彻夜难眠”。
如果你从菜场买来一盒豆腐,发觉变质,尽可理直气壮地按着盒面标印的信息追责索赔,但是,对类似上述事关民生安危的“豆腐渣防潮堤”,却往往没有地方讨说法,此事件去年10月即由媒体曝光,“但是至今无人问津”!
我以为,凡重大工程,都该设置“无声监理”,即设立标识,以便监督、以明职责、以负担当。要不然,工程一成模样,建设方点清钞票就一拍屁股、黄鹤杳然:没门!
前不久我去浙东老家探亲,忽见湖畔景致绝佳处矗现楼高11层的农民公寓群,意外发现现在每幢楼的固定一侧,一律嵌有《建筑工程永久性质量责任标牌》,还附了图,包含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负责人在内的13项内容,一望即知。
假如大小工程都这么做,天光昭昭,那么,日照的这段防潮堤怎会成为“烂尾新闻”?如此“无声监理”,众目睽睽,无声胜有声,举手之劳,犹如文末添一“句号”,何不径直“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