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听Bossa Nova音乐是从小野丽莎开始的,一个穿着长裙和人字拖的女生,坐在一个高凳上抱着一把木吉他就开始自弹自唱起来,演绎着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音乐形式,而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首轻快的《来自伊帕内玛的女孩》。
要知道这首歌并不是为小野丽莎所度身打造的,她也不是唱得最出色的歌手,但她却很好地成了Bossa Nova音乐的传递者,《来自伊帕内玛的女孩》创作于半个世纪以前,它既是Bossa Nova的代表作,亦是标志了这样一种音乐类型的诞生。
“Bossa”这个字源于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的俚语,意思是“不受拘束的聪慧和才会横溢的”;“Nova”是个葡萄牙文,本意是“富有新意的”,于是Bossa Nova就可以直接解释为无拘无束且极富创意的(音乐风格)。
这一结合了美国西岸冷爵士和巴西桑巴形成一种全新的爵士音乐的过程着实充满着无限的创意和传奇色彩,冷爵士歌手美国人Stan Getz因其对于巴西音乐的喜爱而邀请当时巴西著名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吉他演奏家Joao Gilberto以及他的妻子Astrud Gilberto到美国录制一张名为《Getz/Gilberto》的专辑,为了让美国乐迷所接受,将《来自伊帕内玛的女孩》作为整张专辑的第一首曲子,并希望是用英语来演唱,由于Joao Gilberto不会说英语,竟然让作为他翻译的妻子Astrud Gilberto来试唱,这一试可不要紧,这个来自里约伊帕内玛的女孩一举成就了这首Bossa Nova的名曲,并借此将自己送入了美国爵士音乐界,开始在美国走红,成为一段传奇的故事。
似乎不论这首歌曲是用何种语言来演唱,但都希望是一个来自原汁原味桑巴之国的声线,而Astrud Gilberto的感觉则是最棒的,压倒了后来所有的模仿者。柔美而独特、若有若无、甜而不腻的音色,一听到总让人顿时有种在海边度假的感觉: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头顶着大草帽,手里拿着一杯加了满满一勺蜂蜜的青柠水,整个身体随着海浪的涨落而摇摆,累了就一下子慵懒地在躺椅上晒着阳光浴,这是何等的美妙。Bossa Nova继承了爵士乐那种不安定、找不到固定节奏的特点,但却是添加了那份恰到好处的“小清新”。
看吧,一说到这首曲子,一开始的配角理所当然地“喧兵夺主”,但真正奠定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巴西音乐并将其推广为世界音乐的一种却仍要感谢这张专辑的三位制作人:当1961年Stan Getz从欧洲游历回到美国后,将更多的灵感注入到传统的爵士乐中,试图要创作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而Antonio Carlos Jobim和Joao Gilberto当时在巴西已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对于南美音乐的各种特点驾轻就熟的基础上,也希望有所突破,因此1963年所录制的这张专辑可谓是一拍即合,一举拿下了当年格莱美最佳专辑、最佳歌手和最佳单曲等三项大奖,向世界宣告了Bossa Nova音乐的诞生。
这就是从《来自伊帕内玛女孩》所引出的Bossa Nova音乐的历史,当我们再次听到小野丽莎唱起这首歌曲的时候仍会有跟着不由自主地摆动身体的冲动的同时,也会因感觉到是在向创立了这一曲风的大师们致敬而平添了一份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