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笑起来看上去有点羞涩。六十往上奔的人了,居然还羞涩?可爱丽丝是羞涩的。不知是羞涩了才见人就笑还是笑起来才显得羞涩,反正见到时她都是笑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的表情,那是语言不通——爱丽丝是瑞士人,讲德语,也会英语,可我不会英语,也就只有笑的份了。但是她看着你的眼睛让你明白,她愿意为你做些什么。这让我感觉她的羞涩有着宗教式的热诚,绝非不见世面。我们刚到她家时,爱丽丝正在门口跟邻居说话,我们手里拿着地址看着门牌号码走过来,她看到了我们——那时她就是笑着的——并没有扔下邻居立即迎过来,而是继续跟邻居道完再见,才过来接我们。我们是她的生意,她没有为了生意就扔下礼貌,这足以说明她为人有道处事有序。引导我们到房间里,爱丽丝拿着一叠资料放到桌上,一张一张交代给我们:这是地图,这儿是火车站,车站过去是广场,汽车站就在广场,对面有超市,餐厅酒吧咖啡馆都在这条街上,广场拐过来往下走十来分钟,这儿就是家,就在火车站下面——山区地不平,两条路相距不过三四十来米,落差倒也有三四十米,所以称上面下面;这是贵宾卡,有这个卡本地的交通门票可以免费(欧洲的风景区鼓励居民利用空余房屋做家庭旅馆,景点住宿交通等资源都整合在一起协调发展,每个客人都会给一张客人卡,走时签字交回,凭客人签字再怎么去内部平衡,总之不但客人有用,他们自己也有用,是协调当地经济的一种手段。可惜我们的景区没有整合协调,都是各做各的,必然竞争无序);这是去少女峰的线路,这是去劳特布鲁嫩的线路,这是去因特拉肯的火车时刻,这是去缪伦的缆车接驳,如果去哪儿哪儿可以这么走或者那么走,从哪儿哪儿怎么一转还可以到哪儿哪儿……一气说了一堆,然后就是这么定定地望着我们笑着,好像在等我们提出什么她好继续似的。我就是在这时感觉到爱丽丝的羞涩其实是一种谦逊而有分寸的热情,是明白世事而仍不失本真。人到中年时负担最重,也最容易冷漠,进入老年后,随着力量逐渐衰退,便能渐渐柔软起来,但爱丽丝的热诚不是老熟的祥和,似乎还有着少小的鲜活。人进入老境还能有少小的鲜活,这真让我感动。我们叽哩哇啦道谢,说这是我们住过的人家中为客人准备的最完备的,爱丽丝笑得更加羞涩了。
山里人俭朴实在,没那么多花哨。但俭朴不等于简陋。小镇下水道系统完备,垃圾收集分类严格细致,超市货物应有尽有,咖啡牛排的味道对我这种非吃货来讲跟巴黎一样,连抢险救援都不输于大都市——我们亲见一起交通事故,从“砰”的一声撞车,到直升机降落运送伤员,一共才两分钟。民居也跟平原海滨人家一样,该有的设施都有。我们订的两间是套房,可分可合,每间都配有小厨房,一应厨具皆备,而且还有一个电饭锅!这电饭锅在欧洲可着实稀罕,人家不吃米饭哦。可见爱丽丝细心周到,能体贴亚洲人习惯吃米饭。
在爱丽丝家住了十多天,对小镇也熟悉了,观察过人家的客栈,觉得爱丽丝的价格实在公道,于是走的时候去结账,狠狠地给了一笔小费。爱丽丝很大方地道过谢就收起来了,并不推来推去的。这个爽快是世面的,我也欣赏。拥抱道别时爱丽丝说,以后再来,欢迎还住她家。我说当然,肯定的。我们到火车站等火车,还有七八分钟。突然发现眼镜忘在家里了,再去拿肯定来不及。没了眼镜,之后的行程肯定受影响啦,正懊恼呢,只见爱丽丝从火车的方向奔过来,一手高高举着,喊着什么。六十多的人了,这么个奔法,我们立刻迎过去,是眼镜!前面说过,爱丽丝家就在火车站下面,走大路绕U形的弯要近二十分钟,爱丽丝是爬坡上来的,走得气喘吁吁,额头都冒出了汗点子。我们握着爱丽丝的手,除了千谢万谢,不知再说些什么好。爱丽丝见眼镜归了原主,紧张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这一刻,爱丽丝笑得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