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在约谈会上指出,白洋淀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切实履行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加大对淀区内建设项目的整治力度。一是对白洋淀自然保护区范围内19个建设项目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整治。二是严厉打击淀区环境违法行为,开展一次摸底排查,严禁工业企业排水入淀,发现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限期解决淀区群众生活垃圾、污水污染问题。三是加强淀区环境监管,清理非法养殖,加大对违反环保法规的旅游项目的打击力度,严防关停取缔项目反弹。
约谈会上,相关负责人要求保定市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对白洋淀淀区违法建设项目从严处罚。一是对已批项目,严格落实环评文件要求,完善设施,限期验收。二是对未批项目从严把关,符合湿地规划、旅游规划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对不符合相关规划的坚决取缔,恢复原貌。三是严格程序,所有审批项目报环保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全力推进整治。
保定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保定市政府一定不折不扣地按环保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的要求落实到位,依法依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逐项落实整改要求,确保在6月30日前整改到位。
【 相关链接 】
白洋淀污染河北全省之最
2013年6月4日,河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2年河北省环境质量公报》,其中全省七大水系总体呈中度污染,担负重要生态调节作用的“华北明珠”白洋淀,水质劣V类,为水体污染最重。据悉,劣V类水质相当于没有任何用处的污水,在水体污染中最重。
河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解释,白洋淀不属于“活水”,上游水源多供应北京,缺少水源注入,加上上游工业污水排放,受到了污染。此外,由于淀中有40多个村落,10万余人口在此生活,会产生不少生活垃圾。
白洋淀是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由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总面积366平方公里,85%水域在安新境内,几乎占安新县域面积的二分之一。抗战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在这里脍炙人口。白洋淀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