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本次调查的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项统计涵盖本市包括中心城区、郊县在内的多个区县,本市中小学生中72.1%正常体重,9.1%肥胖,超重的孩子则有11.9%,另有6.9%的孩子偏轻。
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肥胖指数”也和学习成绩呈现负相关,且随着年级上升,这种相关性更加明显。肥胖孩子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也受到影响。在81.3%的学校中,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配胖学生和正常体重学生为样本,前者担任中小队长的比例比后者低10%以上。65%的学校中,肥胖学生获得各类奖项的概率是比正常学生低20%,81.3%的学校中,肥胖学生担任中小队长的比例比正常体重学生低10%以上,在中学时期从正常体重变成肥胖的学生,社会实践不足的情况相当普遍。
“胖孩子表现不佳,或许和其在伙伴中受到嘲笑以及自身缺乏自信有关。他们的身材有可能会引起同辈交往的困难,从而影响其对上学的态度,值得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调研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