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这首多年前就唱红海峡两岸、长盛不衰的《绿岛小夜曲》,以其特有的抒情、浪漫词曲,予人无限凄凉、幻觉的美感。那天午后抵达台东,善解人意的陪同陈先生伸手指向浩瀚太平洋上一绿色的小岛说道:“走,到绿岛去看看。”
从台东坐快艇40分钟不到就抵临绿岛。如今的绿岛,属台东县的一个乡,全岛面积仅16平方公里。就这样一个弹丸小岛,竟同时被贴上“火烧岛”、“死亡岛”、“花园岛”等内涵截然不同、反差极为强烈的三色标签,其神秘的色彩引人好奇。
绿岛号称“火烧岛”宝岛皆知,真正的来历知晓者却极少。此一名称全然是“实”与“虚”的融合。说“实”,确有其景。晴天傍晚,远眺这座常被夕阳覆盖染红的小岛,宛若全岛燃起熊熊火焰。论“虚”,则要引出一段无人证实的传说:岛民出海捕鱼,常会遇到浓雾。为引导渔船安全返航,渔民家眷急中生智在山头燃柴指引,说其“火烧岛”,乃实至名归。
更引人关注的是“死亡岛”这个名号。小岛以往交通极为不便。早在1910年,日本侵略者就利用这种特殊封闭型的地理环境,在岛上设置收容所,用于关押重刑犯。据说当时被送押孤岛的囚犯,自生自灭,有去无回,极为恐怖。国民党统治时期,绿岛成了关押政治要犯的特别监狱,“绿洲山庄”、“进德山庄”、“自强山庄”富有“诗意”,其实是设立的特别监狱。2002年起,绿岛监狱才逐渐迁出,如今已所剩无几。
从本世纪初起,绿岛才逐渐回归“花园岛”的自然本色。经多年的植树造林,现今起伏的丘陵上,林木覆盖,绿被叠翠,空气清新,恍如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岛民夸张地形容,绿岛是“天然氧吧”,只要在此用力吸几口空气,精神足足可好上一天。
绿岛海天一色,奇景绝佳。因时间关系,绿岛女婿陈先生在该岛“八景”中择精推荐了两处。“睡美人与哈巴狗”可说是全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火山喷发及海水侵蚀的双重作用,恰似大自然的巧手雕琢,使成型的石像惟妙惟肖,极为传神。哈巴狗高翘的狗鼻子,圆瞪的狗眼睛,下垂的大耳朵,模样可爱;而侧睡中的俏美人双眼紧闭,无忧无愁,安然入睡。我们,蹑手蹑脚轻轻走过,不忍心惊扰其终年沉睡的美梦。
沿着环岛公路快走,来到机场边海岸岬角,这儿矗立着一座高33米、纯白直筒状的“绿岛灯塔”。岛民后代来此都要顶礼膜拜,因为该塔镌刻着一段极为感人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冬夜,当地乡民为抢救在此触礁沉没的国际游轮上的1000多名乘客而血染海滩。国际红十字会为鸣谢此一义举,捐建了这座象征精神丰碑的特殊灯塔。
曾去过诸多形形色色的海岛,绿岛给我的震撼最大,不光停留在视觉冲击,更深深地镌刻在心灵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