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店看见自己每天吃的地高辛片从原来的一瓶六元七角暴涨到六十八元时,家住西安市桃园路的岳先生惊呆了:“难道六月一日药价放开后,药品就可以这样离谱地涨价?”
经销商解释“原料靠进口导致药价高”,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让地高辛片价格暴涨十倍多让人信服的“理由”。难道,药价放开前,该药的生产、经销商等,一直以亏“九倍多的”钞票简直就是要“亏死”了来做此种买卖的?是不是存在着这样“歪嘴”的:就是将药价放开解读为,药价没“上限”可以涨得“满满当当”的,就难说了。
那么,对药价放开,老百姓又是怎么想的呢?至少是笔者,对医药分开后提高诊疗费,觉得应是“先降药价,后涨诊费”。退一步讲,即使药价放开了,药价无法降下来,也该维持药价的稳定呀!再退一步,就是要涨的话也得温和些,切不可暴涨,使病人心理上完全不能接受。陕西省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药价放开不等于不管,而是放管结合,从事前定价管理转变为事后对价格行为的监管。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好象“遗忘”了《价格法》的规定:在一定时期特殊情况下,对市场可以采取临时干预措施。物价部门等,能不能给药价临时设置个“上限”、以此来对市场药价进行有力的干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