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老友姚兄觅得休闲机会一同去旅游,我突然想起很早以前的一件事:“文革”时,我们同一单位的人事科长老孙为居处附近一伙人对他女儿的纠缠干扰,曾经叫姚兄几个人去摆平过,解除了烦恼。因当时我与老孙在一个办公室,听闻过片言只语,现在趁聊天之际,问姚兄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姚兄从前在中学时为人沉稳,有一定号召力;与我在同一单位时也是业务骨干。他告诉我:受托此事后发现,朋友“烂桃”的弟弟就在那一带“撑市面”,解决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话说那天姚兄等人及“烂桃”的弟弟同去那条弄堂,叫出在那里混的所有“弟兄们”进行训话,说这一家是朋友,不准再去骚扰他女儿,摆平了此事。
姚兄讲当时曾叫老孙先去打对方头目几个耳光算是扯平,但他不肯就算了;还说,在这类事情中真的靠打一场来解决的并不多,大多数是看朋友的面子来解决。如果对方不看面子不肯就范怎么办?“这时出面调停者就会讲:如果这样的话,以后你有事情我就不帮你了。”
这是一句杀伤力很大的话,等于断了一个朋友,甚至多了一个仇家。所以不给面子的拒绝是须多掂量的。
事端解决后,帮忙赴场子的众人兄弟可能会享受认输一方的一顿饭;若没有这样的好处,则由自家领头人招待大家——馄饨生煎当点心。
此类事情颇像古代的镖局护送财物,路上真的碰到劫货的强盗一般,得先摆各自的路数。而江湖上习武的祖先不是一家人也往往有些牵丝攀藤的关系,再加上镖局人的一句给个面子,奉上些银两就过去了。尽管刀枪在手、一身武艺,却不大真刀真枪拼杀一番。
如今,姚兄已经定居国外,常去教堂学英语、交识新的朋友,想必再没有摆平之类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