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申龙电梯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坚称:“涉事电梯通过国家相关检测,产品均严格按照图纸尺寸生产,目前未接到任何官方性结论报告。”
三月检验合格
3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江苏吴江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袁强表示,企业生产目前未受影响。
据事故调查小组此前通报,今年3月16日,事故电梯经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的结论为“检验合格”。事故技术调查组专家、湖北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工程师徐义说,调查组了解到,对于盖板的设计问题及尺寸不符问题,3月16日的检测并未涉及,“检测的项目中没有包含盖板这一项”。
记者从一家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了解的信息显示,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自动扶梯的检验规范,盖板的紧固度并没有列在检验项目中。
袁强称:“公司有多款型号电扶梯产品,均通过国家电梯检测中心型式试验并取得生产许可,包括此次荆州‘7·26’安良百货电梯事故中的FML08型自动扶梯。”那么,通过了型式试验和相关检测,是否意味着电梯设计、生产就无隐患?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那里获悉:“型式试验相当于企业生产新型号电梯做的实物模型,只有通过试验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但型式试验只能说明企业具备生产这个型号的能力。
“电梯安全问题,三成是产品质量,三成是保养,三成是安装,最后一成是使用人的监督自觉。”一位电梯公司工程负责人说。
此外,事故调查报告称3块盖板尺寸与图纸不符。这样的踏板能够出厂,说明申龙电梯公司把关不严。同时,按照常规,安装公司发现盖板跟图纸不符合,应停止安装。可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没有这么做。
被指低价竞争
记者采访多家电梯代理商和使用企业发现,近几年来,申龙电梯凭借低价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中小型地方房企和连锁商超等客户的青睐,成为行业后起之秀。2014年5月23日,申龙电梯向证监会报送IPO申报稿,于今年7月2日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
虽然业务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申龙电梯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却处行业较低水平。数据显示,与企业利润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申龙电梯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反而降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6%、3.65%、3.11%。
另外,申龙电梯技术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也远远低于同行业。2014年申龙电梯技术人员所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9.41%,而国内同类企业一般在两位数。
同类电梯大品牌价格为20万至40万元,申龙电梯则低得多。据业内人士介绍,楼高4米到4.5米的自动扶梯价格一般为每台16万元左右,而申龙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至2014年,该公司同类自动扶梯产品销售平均单价均不超过每台12万元。
新华社记者 刘巍巍 周琳 周强
(据新华社南京7月30日电)
|相|关|链|接|
两个细节令人质疑
■ 苏州市电梯业商会有关人士介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电梯盖板内应装有安全保护装置,一旦梯级下陷到一定距离或者打开盖板,安全保护装置将被触发,电梯停止运行。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建忠称,事发时电梯盖板没有打开,未能触发感应装置。但一些业内人士却并不认同,认为涉事电梯要么没有安装安全保护装置,要么是装置失灵。
■ 此次事故发生在电梯的上机房处。专家认为,上机房盖板下的空间分两块,一块是马达传动装置,一块是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两个工作空间还有隔板。“受害人从第二踏板掉下来,一般应是掉进工作空间,不会造成伤亡,为何此次直接掉进马达装置区域致死,着实令人费解。”吴江一位电梯生产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