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球队扎堆来华、来沪难道真的只是为钱?外国球队的“中国夏令营”能否给中国足球带来启发、借鉴甚至提高?而球迷,对于高价看赛的态度究竟如何?继体育版推出“暑你最牛”系列报道,聚焦豪门球队来沪前球迷、票贩、球队等最新情况之外。本报为此专门推出新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1512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本次调查中,有近八成网友认为“中国就是外国球队的淘金地”,大牌球队扎堆来华,主要还是为了一个“钱”字。网友“兰花茶叶蛋”直言:“土豪多,总结一句就是人傻钱多速来。”而事实上,后半句评论也成为网络上诸多网友众口一词的评论。
票价贵也是网友反映的一个焦点,有11%的网友表示“票难买,爽了‘黄牛’”。网友“沈羊六”表示,与其在高温天去体育场战斗,倒不如“蹲在家,喝着冰啤看直播。”而网友“魔都中环SJTUerV”表示:“真正的球迷,不会在意这些所谓的‘比赛’。”对于球迷而言,如今发达的网络早已让看豪门球队比赛易如反掌,而高昂的票价无疑也会吓退不少球迷。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能近距离看巨星,这种感觉太幸福”。在网友“刘东Forzamilan”眼中,对球队真正了解的才是真爱,“现场球迷中有多少能报齐球队主力阵容?米兰的底蕴不是人人能理解。”
另外,还有6%的网友认为,豪门来华参加比赛,或多或少都能对中国足球产生重要影响,网友“智慧人生”坦言:“球赛固然好看,但更希望能看到国足能与皇马这样的超级战舰抗衡,中国足球雄起!”
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来华的大多数球队都改变了以往“捞一把就走”的形式,而是更愿意与中国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从赛事运营到球队交流,不仅“入乡随俗”参加各种活动,甚至有球队打“公益牌”,与赞助商共同设立足球训练平台,创办足球学校。深耕中国的球迷市场,这些俱乐部在场下也使出了浑身解数,用“渗透式营销”拉近与中国球迷的距离。而办足校,找合作,这样的豪门球队来华方式显然比以往纯粹“淘金”,对中国足球的益处更大。本报记者 厉苒苒